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重庆市江津巴县长寿等七校联盟2017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重庆市江津巴县长寿等七校联盟2017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重庆市江津巴县长寿等七校联盟2017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七校高2017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 历史试题 1.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夏朝人。传说他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树洞里发酵而成酒。这一传说 A. 毫无任何史学价值 B. 反映了我国酿酒技术的成熟 C. 完全背离当时实际 D. 反映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答案】D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树洞里发酵而成酒”,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发展有了剩余粮食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最早得名于宋朝的朱熹。 B. 西汉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 C.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讲究借物抒情和追求神韵意趣。 D. 清朝《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佳作。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宋朝的朱熹命名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西汉汉武帝规定五经为《诗》、《书》、《礼》、《易》、《春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文人画讲究借物抒情和追求神韵意趣,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清朝《儒林外史》是长篇小说的佳作,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3.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以下最能体现史书观点的是 A. 天人感应观 B. 君权神授观 C. 主观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B 【解析】材料“梦与神遇……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反映了汉高祖的君权神授,故B正确;材料并不是反映天人感应观,故A错误;主观唯心主义属于唯物史观的评价,故C错误;客观唯心主义也属于唯物史观的评价,故D错误。故选B。 4.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挑战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及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 “历史都是思想史” D. “历史就是一家之言”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命运”,这说明各个历史时代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孔子有不同的改造,体现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故A正确;“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忽视了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故B错误;“历史都是思想史”说法过于片面,故C错误;“历史就是一家之言”没有突出历史的时代性,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含义,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各个历史时代的需要的不同出发,结合对孔子有不同的改造和利用,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5. 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谈到: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都有人到欧洲考察,日本人注意学习西方的学制官制,而中国人专门打听人家的船炮如何制造。当时德国的政治家俾斯麦看到这种情况就曾经预言:“三十年后日本必强,中国必弱!”梁启超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不包括 A. 中国要致力于学习西方技术 B. 日本专注学习西方制度而强大 C. 改革政治制度是改革成败的关键 D. 中国人学习西方同时也应借鉴日本经验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梁启超强调的是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差异,而不是中国要致力于学习西方技术,故A错误,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日本专注学习西方制度而强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通过中日对比说明改革政治制度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梁启超主张中国人学习西方同时也应借鉴日本经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日本人注意学习西方的学制官制,而中国人专门打听人家的船炮如何制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差异与维新变法的要求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从逆向思维出发,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6. 下表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部分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 时间 1931年11月 1935年10月 1937年9月 史实 成立于江西瑞金 转移至陕甘苏区 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的曲折历程 B. 国共两党合作到对峙再到合作的历程 C. 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