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 化学试题 1. 1934年居里夫妇用α粒子(4He)轰击27Al得到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P的一种同位素——P,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Al+He→P+n。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变化说明原子核在化学反应中也能发生变化 B. 该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n是一种电中性粒子 D. 对于30P: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 【答案】A 【解析】A、轰击前原子核内质子数分别是13、2,轰击后得到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5的核素,既原子核发生变化,但是该过程不是化学变化,A错误不符合题意。B、反应过程中总质子数、中子数没有变化,总质量不变,因此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正确不符合题意。C、n仅含有一个中子,质子数、电子数均为0,呈电中性,C正确不符合题意。D、30P是15号元素,核内质子数为15 ,核外电子数为15,中子数=30-15=15,所以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D正确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A。 2. X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可能为稀有元素 B. X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 C. X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2d2 D. X2+的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答案】B 【解析】A、X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因此X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不可能是稀有元素,A错误。B、X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B正确。C、X形成X2+失去的是最外层能量最高的电子,既3s的电子,C错误。D、X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最外层有2个电子,D错误。正确答案B。 点睛: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因此由阳离子推到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时需要加上失去的电子。 3. 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原子中共有25个电子 B. 该元素原子核外有4个能层 C. 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 D. 该元素原子M电子层共有8个电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1s22s22p63s23p63d54s2,该原子有4个能层,共有25个电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第三层(M层)有13个电子,综上所述,答案选D。 考点: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 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价电子排布分别为4s2、3s23p2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XYZ2 B. X2YZ3 C. X2YZ2 D. XYZ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X、Y、Z三种元素分别是Ca、Si和O,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SiO3,选D。 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 5. 主族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主族元素原子得到电子填充在最外层形成阴离子。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 Ca2+ 1s22s22p63s23p6 B. Cr  1s22s22p63s23p63d44s2 C. Fe  1s22s22p63s23p63d64s2 D. Fe2+ 1s22s22p63s23p63d6 【答案】B 【解析】A、C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失去两个电子形成Ca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因此A正确不符合题意。B、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63d44s2不符合洪特规则,正确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B错误符合题意。C、Fe是26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C正确不符合题意。D、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D正确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B。 6. 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 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C. 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D. 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在电流作用下,基态氖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跃迁到较高能级,变为激发态原子,这一过程要吸收能量,不会发出红色光;而电子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或基态时,将释放能量,从而产生红色光,故A项正确。 7. A、B属于短周期中不同主族的元素,A、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中,成对电子和未成对电子占据的轨道数相等,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