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祁县中学2018年高二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梁卫卫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所具有的和谐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和”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和天道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占有别人。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可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摘编自《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发展形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其意义在中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
B. 《礼记?乐记》认为音乐的和谐来源于天与地的和谐,而人类的和谐从根本上也来源于天地的和谐。
C.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有利于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观念和行为
D. 自从孔子把“和”作为同外界交往的原则后,中华文明一直把构建和平共处的世界作为理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了中华文化、中华价值观与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的不同,提出了论点。
B. 文中大量引用古代文献,批判了西方的冲突意识,强调了和谐高于冲突的思想。
C. 文章主体部分引经据典,逐层分析,阐明了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对“和谐”的重视与追求。
D. 作者提到西方的宗教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旨在突出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多有记载,备受推崇,与古人欲以之促进和谐的思想不无关系。
B. 根据天人合一思想,人与天不能对立,人应该顺从自然规律,使其行为与自然相协。
C. “协和万邦”是中华世界观的典范,因而《尚书?尧典》等多家著作对此阐释颇多。
D. 中国没有出现过西方那样的宗教战争,与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有关。
【答案】1. C 2. B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和而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衡水市2018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三)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下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宁波市2018 年3月新高考选考适应性政治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驻马店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宁波市2018 年3月新高考选考适应性政治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湖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孝感市八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湖北省丹江口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榆社中学2018届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训练调研考试文综政治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榆社中学2018届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训练调研考试文综政治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东广州天河区天河省实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东广州天河区天河省实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山西省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广东广州越秀区执信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 无水印.pdf VIP
- 第二课 活动 一周健康食谱 家庭食谱我设计(教案)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科版.pdf
- GB50210-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ocx VIP
- 广州数控GSK25iMbGSK25iTb系列 编程操作手册.pdf
- 2025北京通州七年级(下)期末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VIP
- 中兴常用光传输设备介绍.ppt VIP
- 中国地图报表Excel版(可设置颜色).xls VIP
- 苏TZG 01-2021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图则.docx VIP
- 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难点及解决方案.doc VIP
- 德国旅游城市.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