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宜良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二历史 )(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宜良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二历史 )(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云南省曲靖市宜良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高二历史 )(解析版)

曲靖市宜良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月考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 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这主要是指他 A. 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 B. 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 C. 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 D. 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提出“认识你自己”的主张,体现的是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这也为18世纪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所以选D。 考点: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苏格拉底的思想 2. 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与智者学派的不同点是 A. 提出“知识即力量” B. 认为“感觉即知识” C. 认为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D. 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美”这个概念的理解 【答案】C 【解析】智者学派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基础;苏格拉底则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故答案为C项。知识即力量是培根的名言,智者学派认为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AB项不是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排除;苏格拉底认为最高的知识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D项说法错误,排除。 3. 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 A. “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 B. “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C. “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D. “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清政府的评价立场主要从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角度进行评价。AB均是认为李鸿章的活动没有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C认为李鸿章是“中兴名臣...社稷之臣”,最符合清朝的立场。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李鸿章(课标外) 4. “这种主义的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同时文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改良主义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等字眼意在强调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民生方面的问题,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民族主义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民权主义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孙中山没有改良主义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5. 我国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徐朔方说:“小说成书时,三教合一盛行到这样地步,以至在宋、元、明士大夫中间难得找到一个不受对方影响的儒者、道人或居士。当时只有三教合一以道为主的道者,或三教合一以佛为主的和尚或居士。”下列小说中,最能反映“三教合一”这一文化现象的是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三国演义》 D. 《儒林外史》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西游记》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妙趣横生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在《西游记》中人物涉及太上老君、佛主、唐朝皇帝等,太上老君为道家人物,佛主为佛教人物,并且人物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多反映“三教合一”的现象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 【名师点睛】四大名著: 6. 在议论变法时,宋神宗曾说:“三代圣王之法亦有弊,国家承平百年,安得不小有更张?”这体现了宋神宗 A. 同意废止王安石的新法 B. 对变法没有明确的态度 C. 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变法 D. 认为要进行彻底的变革知识点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三代圣王之法亦有弊,国家承平百年,安得不小有更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神宗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变法,故C正确。当时没有废止王安石的新法,故A错误。宋神宗对变法有明确的态度,故B错误。认为要进行彻底的变革,错在“彻底”,故D错误。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王安石变法·背景 7.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开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井冈山时期 B. 长征时期 C. 延安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作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