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汇总
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二) IDSA 2008 曲霉病治疗指南 曲霉病的种类 主要包括 侵袭性曲霉病 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主要累及肺 肺曲霉菌球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原则 侵袭性曲霉病是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尤其在免疫抑制患者,即使治疗后死亡率仍高,所以治疗应及早和积极 因为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该病是非常致命的……必须着手迅速且积极的救治工作,治疗在怀疑到该病时就要开始,而不需要明确的证据 临床医生经常会发现某些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怀疑证据而不是明确的证据,此时治疗就应该开始 剂量和疗程应充足 侵袭性曲霉病的治疗 包括侵袭性肺曲霉病、侵袭性窦曲霉病、CNS曲霉病? 初始治疗:伏立康唑(AI)6mg/kg q12h IV 第一天,继之4mg/kg q12h IV ;口服200mg q12h 替换治疗:L-AMB,ABLC,卡泊芬净,米卡芬净,泊沙康唑,伊曲康唑 联合治疗由于缺少临床数据而不常规推荐; 某些患者可考虑加药或换药进行挽救性治疗? 侵袭性曲霉菌治疗指南:IDSA2008 谢谢 * *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破坏膜功能 (与细胞膜固醇结合) 多烯类: Amphotericin B AmB lipid formulations (ABLC, ABCD, LAmB) Nystatin Liposomal nystatin 影响麦角固醇合成(与细胞色素P450酶有特异性) 三唑类: Fluconazole Itraconazole Voriconazole Ravuconazole Posaconazole 破坏细胞壁完整性(抑制1-3-D葡聚糖合成酶) 棘白菌素类: Caspofungin Micafungin Anidulafungin 核酸代谢 5-fluorocytosine Walsh. Science. 1994;264:371-373. (Modified). 抗真菌药物分类 抗真菌药物 一、多烯类 机制:结合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通透性增加 普通两性霉素B:AMB 0.75-1mg/kg/d 脂质体: AMB脂质体复合物[ABLC] 5mg/kg/day 脂质体AMB(L-AMB) 3-5mg/kg/day AMB胶态分散剂[ABCD] 3-4mg/kg/day 三唑类 机制:抑制真菌依赖细胞色素P450酶羊毛固醇14-α-去甲 基酶而影响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 1.氟康唑:对侵袭性曲霉病没有抗菌活性 2.伏立康唑:PO和IV剂 FDA批准用于侵袭性曲霉病的初始治疗 剂量:IV,负荷量6mg/kg, Q12H ,连用2次, 继以4mg/kg Q12H (肾功能损害时注意) 常规口服:200mg Q12H 副反应: 暂时的视觉障碍(主要以闪光幻视为特征); 肝毒性;皮疹;幻视及其他 三唑类 3.伊曲康唑: 侵袭性曲菌病的补救治疗 胶囊 :禁食状态时吸收很少 400mg/day 口服液:2.5mg/kg 一天2次 静脉制剂: 200mg,一天2次,连用2天,继之200mg,一天1次,最多12天 副反应:恶心、呕吐、高甘油三脂血症、低钾血症、肝酶升高 三唑类 4.泊沙康唑:口服剂型 美国:允许作为白血病和MDS病人和异基因HSCT受者患有GVHD时侵袭性曲霉菌病的预防用药。 欧洲:可用于治疗对AMB和伊曲康唑耐药的侵袭性曲霉病 剂量:预防剂量是200mg,每天3次, 补救治疗的剂量是800mg,分2或4次 棘白菌素类(IV剂型) 机制:非竞争的抑制真菌细胞壁中的1,3-β葡聚糖 常见副反应:包括肝转氨酶升高,胃肠不适和头痛 药物相互作用:减低他克莫司曲线下面积~20% CsA增加卡泊芬净曲线下面积~35%; 卡泊芬净:proven/probable侵袭性曲霉病病人中难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