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八编笔记精选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八编笔记
绪 论
清王朝控制社会文化思想的方式之一是编书。更严厉的手段是大兴文字狱,案件之繁多,株连之广,惩治之残酷,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乾嘉汉学从学术源流上讲,可以说导源于清初的顾炎武,从其学术精神上讲,则是清王朝文化专制的结果。在文字狱的恫慑下,人们承袭了清初学者的治学方法,却丢掉了经世致用的精神,多是不关心当世之务,只埋头于古文献里进行文字训估、名物的考证、古籍的校勘、辨伪、辑佚等工作。
桐城派古文及其正宗地位的确立,与科举考试用八股文和汉学的兴盛都有关系。桐城派理论奠基人方苞提出“古文义法”说,即所谓“言有物”、“言有序”,讲求的是文章之“雅洁”。他的以“雅洁”为标准的“义法”说,也就是以雅正的文辞,简明有序地记事、议论。就他对历代文章的评论,有排挤文学性散文的倾向。到姚鼐又将“古文义法”说,发展为“义理”、“考据”、“辞章”的三合一,这显然是受方始兴起的汉学的影响,连学术也纳入文章的要素,与他自己论文章的“神、理、气、味”与“格、律、声、色”的理论,就相抵牾了。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说:“大抵望溪处于康雍‘宋学’方盛之际,而倡导古文,故与宋学沟通,而欲文与道之合一,后来姚鼐处于乾嘉‘汉学’方盛之际,而倡导古文,故复与汉学沟通,而欲考据与词章之合一。他们能迎合当时统治阶级的意图而为古文,又能配合当时知识分子所倡导的学风以为其古文,桐城文之所由成派,而桐城文派之所由风靡一时,当即以此。”
汉学之学术思想还渗透进诗歌和小说领域。在诗歌方面明显的表现是翁方纲对王士礻真神韵说和沈德潜格调说的修正、别解,提出他的肌理说。王士礻真生活于康熙朝,他主神韵说是将诗尚含蓄蕴藉的特点强调到极致的程度,变得不可捉摸,与社会现实拉开了距离。沈德潜生活于乾隆朝,论诗悉依儒家诗教,尚温柔敦厚,中正和平,声雄韵畅,统归于格调,成“盛世之音”。翁方纲认为诗皆有格调、神韵,都虚而不实,“无可着手”,于是“指之曰肌理”。他所谓“肌理”,意即可以捉摸的“理”,包括义理、文理,类乎方苞所说“有物”、“有序”,也就将“理”作为诗之本、诗之法。所以他称宋人作诗三昧是:“会粹百家句律之长,穷极历代体制之变,搜讨古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在他看来,“考据训诂之事与辞章之事,未可判为二途”。这样,诗便不是陶冶性情,而是可资考据学术渊源、历史是非得失的材料。汉学成为一种风气,也影响了小说:一是历史小说重在叙述历史事件,如《东周列国志》,作者自谓是“有一件说一件”,“哪里有功夫去添造”,不仅可作“正史”看,而且可学到稽古、用兵之类的学问。一是“以小说为庋学问文章之具”,如《野叟曝言》、《镜花缘》等,作品虽有人物、情节,也有思想内蕴,但以逞才学为能事,添入许多学问、技艺,便违背了小说艺术的本性。应当说文化专制造成的汉学学风,也造成清中叶文学的背离文学的滞化现象。
清初几位思想家大都是反宋明理学的。他们的学术渊源不同,反对的态度不一致,有的激烈反对,有的是修正,但一致的是痛弃宋明理学空谈心性,不务实学,及其所造成的“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学风。将明代的亡国归咎于宋明理学所造成的学风,自然不切实际,但也正说明他们是深慨于明亡清兴的社会巨变,而要改变明代空言心性的虚浮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致力于研究历史上的典章制度,从历史的治乱兴衰中探究治世之道,即所谓“当世之务”。清初学者的思想超越了单纯反清的性质,反映了改变封建制度的历史进步要求,对晚清的改良运动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清初思想家虽然反对心学空言心性,甚至诋毁李卓吾,但实质上却接过李卓吾的“人必有私”的命题,肯定私欲的合理性,不同的是他们进而以此为基点将“欲”、“理”统一起来。理欲之辨由李卓吾的个性解放精神延伸为社会解放的理想,由思想领域的反传统拓展为对社会制度方面的批判、探讨。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文学观虽不尽一致,对文学问题的关注程度也不相同,但都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抛弃了晚明文学的表现自我、个性解放、率真浅俗的理论观念。顾炎武最为突出。他自身是诗人,也认为“诗本性情”,但强调应“为时”、“为事”而作。对于文章,他更认为“须有益于天下”,所谓“有益”就是“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善”。顾炎武的文学观可以称之为经世致用的文学观。
待到清中叶,清初的启蒙思潮虽然受到扼制,有所消沉,但随着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反映在文化学术领域,明清之际启蒙思潮又重新抬头,这便表现为汉学的裂变。汉学家戴震的“由词以通道”的治学方法,使他由古籍文字的训诂,进入对理学问题的研讨和对宋代理学的批判,他也就成了一位哲学家、思想家。汪中好古博学,考证古代典章制度,恢复了顾炎武的经世致用的精神,发表了与传统思想相左的观点,认为荀子得孔子之真传,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松下录像机说明书AJD93MC.pdf VIP
- Part 1-2 Unit 1 Personal and Family Life 课件-中职高一英语(高教版基础模块1).pptx
-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pptx VIP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协管员招聘1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检查检验分级管理制度.docx VIP
- 《劝学》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docx VIP
- 边坡生态护坡技术规程(DB42-T 1355-2018).docx
- 学生安全课程课件.pptx VIP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PPT铭记历史砥砺前行.pptx VIP
- Panasonic松下OM_AJ-D250 使用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