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案例:中国MBO典型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BO的方案设计:中国MBO案例 声明:本案例的目的是用来说明MBO的经济动因、条件、方案设计和模式选择等问题,并不是着重说明MB0的细节问题。由于材料来源的局限性,材料之中可能存在引述、说明和数据不当的地方,但是这并不重要,需要读者格外关注的是背后的金融原理和逻辑。本案例并不是用来评论某个公司的经营、管理或其他,而是分析决策背后的经济逻辑。案例中的评论是基于学术目的,而不是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其他进行判断和说明。本案例的素材来源于有关材料。 1. 思路导航及其他 MBO是一种资本市场的运作技术,曾被视为“降低代理成本、提高治理效率”的利器,亦是投资银行的经典业务。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MBO曾经风靡一时,盖因其产权界定的功能。该案例的主要目标是: (1)分析经典MBO的经济条件、产生背景和运作过程,在此视角下,分析中国MBO的功能; (2)分析中国MBO的融资路径选择; (3)在中国的资本市场,MBO存在诸多悖论,基于此种情况,为了提高MBO的成功概率,中国MBO方案设计的要点是什么? (4)如何实施MBO的方案,其要点是什么? (5)分析中国资本市场上MBO的五种模式,证明和说明中国MBO的经济原理。 图1 思路导航 2. 经典MBO视角下中国MBO的功能分析 在经典经济意义上,MBO的根本特征是“金融创新”。MBO的金融创新是建立在目标公司能够创造财富和提升价值的基础上。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在经济学的意义上,MBO的价值创造,是公司所有权结构优化的结果,是公司治理结构失效的市场纠正的结果。公司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并不是适合于任何类型的企业。在要求高度创新性的领域,企业家的功能更为重要,而不是职业经理人。MBO是一个将职业经理人变为企业家的资本市场机制。自从迈克尔·C·詹森和威廉·H·麦克林提出代理成本理论以来,如何降低代理成本就成为管理者、学者关注的主要话题。在公司中,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包括职业经理人的非经济消费(例如,豪华的办公设施、追求高贵的商业场合)、公司所有者的监督成本和控制成本(例如,独立审计的费用、独立董事的费用等),更重要的亦是关键的是公司潜在价值损失的成本(例如,职业经理人错过和忽视公司发展机会而造成的损失)。但是,不要忘记迈克尔·C·詹森和威廉·H·麦克林在其经典论文 论文的题目是 论文的题目是“公司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看权结构”,发表于《财务经济学杂志》,1976年第3期,第305-360页(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安排的统一,是古典的企业制度;两者的分离,是公司制度,但是由此产生了代理成本的问题。如果代理成本非常高,经济内生地产生了一种机制:以一种企业制度取代另一种企业制度,或者是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前面一种情况的机制之一就是MBO。 在MBO中,管理者收购公司而完全拥有公司的股权,公司成为自己的企业,是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统一,使已经分离的企业家职能又恢复到了两权合一的古典企业家状态,原来的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就不复存在了,经济内生地产生了这一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古典企业制度是在没有财富约束和风险厌恶条件下的最优治理结构,MBO是实现这个最优治理结构的一条途径,是经济内生地决定企业组织的一种途径。 在实施MBO时,受制于自有资本的数量,必须以已经取得的资产或者股权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进行大量融资,实施MBO公司的负债率往往非常高,为了牢牢地控制企业的控制权,这将迫使企业家将现金流优先用于偿还债务而不是支付股息。经济理论研究表明,相对于股息来说,债权是一种硬约束,偿债压力降低了所有者对企业现金流的分配自由,会激发企业家的最大潜力。 从中可以看出,MBO是一种企业组织方式转换的机制,被喻为“克服经理贪婪和掠夺”的利器。作为一种金融创新,MBO是经济和金融的完美结合。经济上,MBO降低了代理成本,完善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增加了企业的财富。金融上,MBO是高杠杆融资模式,需要高超的现金流匹配技术,需要多层次地设计融资结构。 为此,MBO的诞生,脱离不了它的经济环境和金融土壤。那么,MBO是在什么条件下诞生的呢? MBO诞生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兼并高潮中,当时存在两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其一,公司价值被普遍低估,经理人市场没有竞争,他们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代理成本高昂,其他公司治理渠道亦不顺畅;其二,信贷条件的不断放松和高利率低级别债券的蓬勃发展。第一个条件是经济条件,第二个条件是金融条件,脱离了这两个背景条件,MBO就没有产生和生存的环境和土壤。MBO高手亦需从这两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