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NAScl19试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
CNAS-CL19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Competence Accreditation Criteria in the Field of Metallic Material Testing
(征求意见稿)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前 言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制定,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及制品的力学性能检测、金相检验及微观结构分析、腐蚀与防护试验、前处理不需要溶样的仪器法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物理性能检测。对需要前处理溶样的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的特殊要求见CNAS-CL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对金属材料无损检测领域的特殊要求见CNAS-CL14《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本文件是CNAS根据金属材料检测的特性而对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所作的进一步说明,并不增加或减少该准则的要求。本文件采用 CNAS-CL01:2006 中的条款号和条款名称,具体内容在对应条款后给出。
本文件与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同时使用。
本文件代替CNAS-CL19:20。
——修改。——修改CNAS-CL19:2006原有的12个条款。
——增加条款。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1 范围
本文件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检测、金相检验及微观结构分析、腐蚀与防护试验、前处理不需要溶样的仪器法化学成分分析(以下简称仪器法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物理性能检测。对需要前处理溶样的金属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的特殊要求见CNAS-CL1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对金属材料无损检测领域的特殊要求见CNAS-CL14《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管理要求
4.1 组织
4.1.3 如果实验室有抽样、取样和制样的操作,其管理体系应覆盖相关的活动,包括室外作业和加工车间。
4.1.5g) 监督员除满足CNAS-CL52《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中对检测人员的要求外,还需有被监督岗位三年以上的检测经历。对取样、制样人员也应进行监督和评价。
4.1.5h) 当实验室检测工作涉及金属材料的样品制备、力学性能检测、金相检验及微观结构分析、化学分析、腐蚀与防护试验、物理性能检测等多个领域,且规模较大时,实验室可以设置在技术主管领导下的技术管理层,其成员由各领域的技术管理者(无论称谓如何)组成。如果实验室设置技术管理层,应界定各岗位职责。各领域技术管理者除满足CNAS-CL52《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中的人员要求外,应具有所从事检测领域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4.2 管理体系
4.3 文件控制
4.4 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5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
4.6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4.6.2 试剂和标准物质的验收
对标准物质和影响检测结果的试剂(如:检测用助熔剂、气体)应进行符合性检查,应检查其标签、证书或其他证明文件的信息,必要和可行时通过适当的检测手段,以确保满足检测方法以及检测对象的要求,并保存记录。
4.7 服务客户
4.8 投诉
4.9 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控制
4.10 改进
4.11 纠正措施
4.12 预防措施
4.13 记录的控制
4.13.2.1 检测记录应有充分的信息。需要时,试验原始记录应包含与试验过程有关的信息,如抽样情况、试样的取样位置(可采用文字、图片的形式说明)、试样尺寸和形状、试样状态信息、测量表面层厚度/深度时测量点的位置、浸蚀剂成分或代号、浸蚀剂温度、浸蚀时间等。
4.14 内部审核
4.15 管理评审
5 技术要求
5.1 总则
5.2 人员
5.2.1 从事抽样、取样和制样的工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制样人员还应有相应工种技能培训证明并经岗位培训合格。
5.2.2 实验室应制定人员培训计划,包括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实验室安全和防护知识、以及仪器原理、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
5.2.5 对样品制备人员、特定类型检测设备(如拉伸试验机、显微镜、光谱仪、扫描电镜等)的操作人员应有技能培训、能力确认和使用授权的记录。只有经过技术能力评价、确认满足要求的人员才能授权其独立从事检测活动,应定期评价被授权人员的持续能力,保存评价记录和授权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