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税收基础教学课件PPT
第五章 税收基础 第一节 税收基础知识 1.概念: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特征: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 税和费的区别:一、看征收主体是谁,税通常由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收取;费由其他税务或事业单位。 二、看是否有具有无偿性,是两者在性质上的本质区别,有偿的是费,无偿的是税。 三、看是否专款专用,税一般由预算统一支出,一般不实行专款专用,费多用于满足收费单位本身业务的需要,专款专用。 一、税收基本概念 税收法律关系由权利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组成。 权利主体即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在我国采取属地兼属人的原则。 权利客体,即税收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就是征税对象。 法律关系内容是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就是税法的灵魂。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纳税义务人,也称纳税主体 二、征税对象:指国家对什么样的标的物征税,是区别不同类型税种的主要标志。 三、税目:是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 四、税率:是对于征收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分 1 比例税率,指对同一计税依据,不论数额,只规定同一的法定比例税率,如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企业所得税等。 2 定额税率,是按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如资源税、车船使用税。 3 累进税率,指征收比例随着计税依据数额增加而逐级提高的税率,主要特点是随着计税数额的增加而递增,能较好的体现纳税人的税负水平与负税能力相适应的原则。 1)全额累进税率指按计税依据的全部数额累进征税的累进税率,优点是计算方法简单,累进幅度大,能大幅度的调节纳税人的收入、财产。缺点是由于累进极具,在分界点上下税负悬殊。超额累进税率是按不同部分分别累进征税的累进税率。通常用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优点是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负较合理,缺点是计算方法较复杂。 五、纳税环节,指征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纳税的环节。 六、纳税期限,指按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的期限。 七、纳税地点,指各个税种征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的具体地点。 八、减税免税 1)免征额指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地点金额。 起征点是税法规定开始征税的数额,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税。 2)费用扣除,我国采用的是按标准进行扣除的办法。 3)税收抵免,指允许纳税人用一些费用开支或已交纳的其他税款直接冲减其应纳税额的减免税措施。 三、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 p327 目前我国税收分别由财政、税务、海关的系统负责征收 1 国家税务局负责的: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 2 地方税务局负责的:营业税,城建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契税等。 3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中75%、地2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 就实体法而言,以课税对象的性质为标志进行分类: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财产税类,目的、行为税类和进出口关税。 一、个人所得税 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种应税所得课征的一种税。 纳税义务人根据住所和居住时间分为居民和非居民, 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是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应该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人负有有限纳税义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临时离境应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数。临时离境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p330 征税范围及依据 工资、薪金所得-2000元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成本、费用、损失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费用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 偶然所得 计税依据和税率的规定 1)费用扣除标准 1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减去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自08年3 月1日起。 见表5-2 p334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 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2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附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