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期中考物理数理班.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次期中考物理数理班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九十六學年度 高一年級第二次段考物理(數理班)試題 P. 0 1 附 屬 高 級 中 學 第 二 學 期 2008/05/12 一、單選題(每題分,共分,答錯不倒扣) 班級 姓名 座號 長為 磚塊四塊,堆積成圖中所示。每塊磚塊伸出其下面磚塊之外。若此系統平衡,則其最大伸長量為何? (A) (B) (C) (D) () 組織均勻,厚薄一致,每邊長均為 之正方型鐵板,如右圖,挖出 後,則其殘留部分隻質量中心距O點 (A) (B) (C) (D) 若一梯子長 ,重可不計,靠在牆與地上,梯與地面夾 角,如右圖,牆面光滑,地面靜摩擦力係數,一個重 的人立於梯的中間。梯子與作用力為多少? (A) (B) (C) (D) 水平面上有一邊長為 的正立方體,今在此立方體的某垂直面(x-y平面)的上端繫一繩,以此繩拉立方體,繩在y-z平面且與水平的y方向成 角,如圖所示。當拉力 逐漸增大時,發現在立方體開始滑動的同時,一開始以x軸為轉軸發生轉動。設桌面與立方體間的靜摩擦係數為,則為 (A) (B) (C) (D) 如圖所示,一高度為的均勻長方體,其正方形底面之邊長為,靜置於一斜坡平面上,此長方體與斜坡面間之靜摩擦係數為。當傾斜角由開始,慢慢增加時,請問幾度時會傾倒,幾度時會滑動? (A)30°,45° (B) 45°,30° (C) 30°,30° (D)45°,° (E)30°,60° 在水平桌面上有三個物體A、B、C疊放在一起。在物體B施以水平拉力,則A、B、C三者共同以速度 在桌面上等速度滑動,如圖。則在等速滑動的過程中,物體A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A)沒有摩擦力(B)最大靜摩擦力往前 (C)靜摩擦力往前(D)動摩擦力往前。 承上,改為A、B、C三者共同以加速度 在桌面上等加速度滑動,則在等加速度滑動的過程中,物體A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 (A)沒有摩擦力 (B) (C)動摩擦力往前 (D)靜摩擦力往後靜摩擦力往前。 右圖為一工程吊車之靜力平衡圖,設所吊物重為,若吊桿及繩重可不計,則繩之張力為若干?(A) (B) (C) (D) 一均勻細桿,長1 m,重量為,在距離其上端25cm處以一釘子將此細桿釘在鉛直牆面上,使細桿可繞此釘子無摩擦地旋轉。今施一水平力 於其上端,使細桿偏離水平線角(,如圖),則在平衡時釘子作用在細桿上力之量值為 (A) (B) (C) (D) (E) 一厚度及密度均勻的L型曲尺,寬度甚小可忽略,邊長分別為0.8m和0.4m。利用細繩垂吊著,如右圖所示,請問為多少?(A) (B) 0.4 (C) 1 (D) 0.6 (E) 0.8 三塊長為的磚塊,以右圖方式堆積,在不傾倒的情況下,請問的最大值為? (A) (B) (C) (D)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九十六學年度 高一年級第二次段考物理(數理班)試題 P. 0 2 附 屬 高 級 中 學 第 二 學 期 200/05/12 (A) (B) (C) (D) (E) 下列四圖表是一個空罐懸於牆上的情形。G點為罐之重心。設牆為光滑,故牆對罐之推力與牆垂直。問哪一情形最接近平衡狀態? (13~15奧林匹亞試題) 一人站在一滑車的磅秤上,滑車則在一斜角為30° 之光滑斜面上滑下。設此人的質量為0 kg,則滑車上的磅秤讀數為何? 如圖所示,以一水平力F,將A和B兩木塊疊壓在鉛直牆壁上。已知A的重量為N,B的重量為3N,A和B之間靜摩擦係數為0.,B與牆壁間的靜摩擦係數為0.5,若欲使A和B皆不滑動,則F之最小值為? 一質量為m的物體以一初速沿斜角為θ的斜面上滑,滑行距離d後折返下滑。當其滑回原處時的速率減為初速的,求物體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係數為? (B) (C) (D) (E) 二、複選題(每題分,共0分,答錯一,倒扣分) 若一質量為200g的網球,自2.5m的高度落至地面,反彈至1.6m的高度,若求與地面的接觸時間為0.02s,下列何者是正確的?(g = 9.8 m/s2) (A)接觸前的速度大小為7.0 m/s (B)接觸後的速度大小為5.6 m/s (C)速度大小變化為1.4 m/s (D)接觸其間的平均力為14 N (E)接觸其間的平均力為 N 如圖,以三條輕繩(即不計其質量)連接在光滑水平桌上(不計摩擦力)之木塊三塊(m1 = 4 kg,m2 = m3 = 2 kg),今以T3 = F = 16 N 之力向右拉,使各木塊得以相同的加速度a前進,如以T2,T1表圖中所示繩上之張力,則下列哪些是正確的? (A) T3:T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