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论文(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汇
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
PAGE
PAGE 9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95727818 中文摘要 PAGEREF _Toc295727818 \h 2
HYPERLINK \l _Toc295727819 一、前言 PAGEREF _Toc295727819 \h 2
HYPERLINK \l _Toc295727820 二、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 PAGEREF _Toc295727820 \h 2
HYPERLINK \l _Toc295727821 三、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仁民爱物 PAGEREF _Toc295727821 \h 3
HYPERLINK \l _Toc295727822 四、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PAGEREF _Toc295727822 \h 4
HYPERLINK \l _Toc295727823 (一)、顺应四季规律 PAGEREF _Toc295727823 \h 4
HYPERLINK \l _Toc295727824 (二)、取物不尽物 PAGEREF _Toc295727824 \h 5
HYPERLINK \l _Toc295727825 1、不采用破坏性强的工具来捕猎动物 PAGEREF _Toc295727825 \h 5
HYPERLINK \l _Toc295727826 2、在正常索取资源的过程中,不斩尽杀绝 PAGEREF _Toc295727826 \h 5
HYPERLINK \l _Toc295727827 五、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PAGEREF _Toc295727827 \h 6
HYPERLINK \l _Toc295727828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念 PAGEREF _Toc295727828 \h 6
HYPERLINK \l _Toc295727829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 PAGEREF _Toc295727829 \h 7
HYPERLINK \l _Toc295727830 (三)倡导节约为荣的价值观,推行绿色消费方式 PAGEREF _Toc295727830 \h 7
HYPERLINK \l _Toc295727831 六、总结 PAGEREF _Toc295727831 \h 8
HYPERLINK \l _Toc295727832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295727832 \h 9
中文摘要
中国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作为古代农业文明条件下的一个典型的形态,保留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样本。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强调人类与大自???应和谐共处,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其中禁发必有时、取物不尽物、物吾与也,这些更体现出儒家区别于基督教和佛教文化对待自然的节制态度。儒家偏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的永续利用,与近代西方无止境利用自然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键词:儒家,生态伦理,生态环境,取物不尽物,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当今世界生态失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受到严重威胁,如何解决生态危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集大成的哲学思想,在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深入挖掘并吸取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拯救脆弱的生态环境,指导人类生态实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近年来提出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是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的客观要求,是一切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古代儒家“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物不尽物”的生态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协调统一,尊重自然万物,珍惜自然资源,取予有度,消费有节,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伦理观。
二、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儒家对此问题的基本观点是“天人合一”。“天”主要是指大自然,也包括由自然之天衍生的“天道”、“天德”。儒家认为,世间万物概由天地生,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也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易传·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周易的这种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x美业有限公司考勤管理制度汇.doc
- XX美容院薪资制度汇.doc
- XX综合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汇.doc
- xx能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汇.doc
- xx矿业集团公司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实施细则汇.doc
- XX花园监理招标文件汇.doc
- 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汇.docx
- xx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汇.docx
- xx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转让说明书汇.docx
- xx村综合服务中心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汇.doc
- 2024年头灯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澳代巴豆酸乙酯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水污染防治设备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纸卷包装输送系统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湿疹药物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家用通风电器具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数字模拟混合输出仪表通讯模板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手工制纸及纸板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抗生素类药物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