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池州市“十八古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汇.doc

【精品】池州市“十八古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汇.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池州市“十八古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汇

池州市“十八古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池州市“十八古森林公园”旅游开发项目 2、项目地点:贵池区高坦乡双丰村、石台县矶滩乡太胜村 3、投资概算:600万元 4、项目申报单位:池州市十八古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筹) 5、项目法人:江德林 6、投资回收期:6年 7、项目产品方案: 拟建的池州市十八古森林公园,将突出体现“生态旅游”这一特色,以奇特瑰丽的森林自然景观为基础,结合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使森林三大效益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并凭借殷(汇)石(台)公路交通之便利与秋浦河生态风光精华之所在,依托国家级牯牛降生态旅游区、蓬莱仙洞景区、大王洞景区和秋浦河漂流景区的游客资源,以十八古为核心,将千古诗河-秋浦河以及沿岸古道、古桥、古村、古作坊、古人类遗址以及山乡民俗风情等人文景观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开辟成风格各异的景区、景点(共四大景区)以及互动参与项目,为过往游客、当地群众、科研人员提供一个旅游覆盖总面积(含辐射景区)达10万亩,集观光旅游、休闲渡假、科研教育、野外拓展于一体的多功能大型森林生态旅游区。 二、项目基本情况   拟建的十八古森林公园,位于池州市贵池区高坦乡与石台县矶滩乡接壤处,紧邻325省道和千古诗河、中国最美的河流-秋浦河,是秋浦河两岸风光走廊的精华之所在,与百丈崖景区、黄崖大峡谷景区和大王洞景区仅一步之遥,也是通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国家2A级风景名胜区蓬莱仙洞的必经之路,其山势磅礴,列如屏障,林深竹翠,气象万千,核心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00余米。 拟建的十八古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集森林生态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点,是一处可供人们进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科考探险、避暑疗养的风水宝地。早在唐代,这里就是令人神往的世外桃园。诗仙李白的“千千石楠树,万万汝桢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秋浦千层岭,水车岭最奇,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等诗篇就是对秋浦河两岸风光的真实写照。这里自然景观十分迷人,嶙峋怪石藏于茂密的林木中,有的巅峰高达几丈,有的窟窿裂缝数十尺深,高低相融,千姿百态,尤以一条狭长的幽谷令人拍手称奇。峡谷内清澈的溪流自深山跌宕起伏,形成无数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现已探明的景点有百丈瀑、文秀潭、七仙潭、五星潭、大仙脚印、仙女浴盆、月亮湾、麻石滩等,峡谷两侧野生竹木满山遍野,种类繁多,成千成万,被人称为“十里风光长廊”。春夏时节,这里万木吐翠,山花烂漫,泉水叮咚,鸟声蜿转。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层林尽染,令游人驻足留连。景区内植被以乔木、小乔木、毛竹、灌木为主,覆盖率达90%以上。 项目区内人文底蕴也较为丰厚,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五游秋浦,留下许多优美诗句。池徽古道、桥湾古桥、烽火亭遗址、沟汀古人类遗址、古商埠等均极具观赏与考察价值。 池州市是全国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名胜区,市、区、县、乡四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都十分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优惠政策与措施,石台县矶滩乡、贵池区高坦乡党委、政府对十八古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十分重视和支持,明确表态将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和照顾,这为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项目开发的背景和意义   2.1森林生态旅游倍受现代人青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前进的步伐,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已不仅仅要求满足物质方面的需要,还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与愉悦。因而,将自己放逐于大自然、尽情休养身心的森林旅游观光活动已逐渐成为城乡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随着我国自一九九八年推出“扩大内需、拉动国内有效社会总需求”的经济政策并伴随“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征收存款利息税”、“增加法定节假日”、“调高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薪金”等一系列促动消费的措施相继出台,使森林旅游业既具有了人民群众自身需要的内在驱动,又拥有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微观调节手段的外在推动,成为一项具有良好发展态势、充满勃勃生机的朝阳产业,前景广阔而深远,极具投资价值,其收益远胜于消耗森林资源的伐木造材。 同时,作为森林旅游观光业主要物质载体的森林,还具有极大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从生态体系建设的角度看:建设一座布局合理、结构科学的森林公园,不但可使宝贵的森林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而且通过合理生物改造与布局,森林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森林的蓄水保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等生态屏障功能。从社会效益角度看:一座拥有优美环境和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的森林公园,不仅可为当地群众和过往游客提供一个赏玩山水、休养身心的场所,且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生态研究基地,形成生态教育示范点,向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林业科技知识,并可带动园区和辐射区内的服务行业发展,为当地群众和企业下岗人员就业、创收开辟新途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