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塔古城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汇.docVIP

半塔古城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汇.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半塔古城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汇

半塔古城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交通部颁《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1996年) (2)安徽省发改委、交通厅《小型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发改交运[2005]1315号) (3)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4)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标准、规范 (5)《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交公路发[1996]612号)、〈〈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及〈〈公路工程估算指标表〉〉(交公路发[1996]611号) 二、项目地理位置 半塔—古城公路位于滁州市来安县半塔镇,来安县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南北均与江苏省毗邻,东接天长市,西分别与滁州市、明光市相连,耕地面积71.3万亩,辖18个乡镇,276个行政村,48.6万人口,半塔镇位于来安县东北部,与天长市釜山接壤,全镇2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4105万亩,到2005年,总人口48382人。 本项目路线经过半塔镇胡郢、宝塔、谢碾、马头、胡圩5个行政村,其中胡郢村辖胡郢、毛郢、毛桥、柳东、柳西5个村民组, 耕地面积2152亩,人口1124人,宝塔村辖呷口、上河郢、前郢、罗圩、西场、荷花、砖井、下河郢、小山、东郢、西郢12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958.6亩,人口1722人。谢碾村辖等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328亩,人口1134人,胡圩村辖新庄、王郢、胡圩、李郢、小刘郢、大刘郢、大竹园、北场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294亩,人口888人,马头村辖凤皇台、周郢、北郢、河东、河西、张郢、南场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296亩,人口1212人。 三、道路基本情况 (1)道路现状 半塔—古城公路起于来安县境内省S312 60K300米处,自南向北经胡郢村、宝塔村、谢碾村、胡圩村,终于马头村,路线全长9.2公里。为四级砂石路面,路基宽度8—9米,路面宽度6米。老路结构为泥结碎石基层,路面状况差。 拟改造路段局部平曲线半径偏小,超高值、加宽值等均不符合规范要求。 改造路段有4座小桥计80延米/4座,技术状况较差,可选择性使用。改造路段现有涵洞25道,均为圆管涵。涵洞因年久失修,堵塞、损坏严重,本次设计对老涵全部拆除重建。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路技术等级低,公路线形随弯就坡,宽窄不一,路面标准低,大部分路段建成后未进行大修,仅维持一般性养护,超龄服务,出现一些坑槽、沉陷、积水等现象,部分路段平曲线过小,曲线间直线段过短,导致行车速度慢,事故率高,涵洞建设标准较低,且损坏严重;另外,没线防护工程设置较少,未设沿线设施。 四、项目业主 经来安县政府研究决定,本项目业主为来安县半塔镇人民政府 五、建设方案 (1)线路方案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缘由及业主提出的主要控制点要求项目应起于S312省道60K300米,经胡郢村,止于半塔镇马头村,路线全长9.2公里。本路段沿线的自然条件总的来看有利于工程建设,根据有关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及交通部门的意见,路线基本上沿着现在老路的走向,路线总体走向基本确定。 在路线初拟的走廊内,现有老路全长9.2公里,除局部路段平面线形指标过低,其余路段基本可满足四级公路的技术标准,同时也满足少占地、少拆迁、减少投资的布线原则,故推荐本项目路线方案均利用老路拓宽的改造方案。 ●主要控制点:S312省道60K300米、胡郢村、宝塔村、谢碾村、胡圩村、马头村。 ●桥、涵改造,新建方案 改造路段有小桥4座,技术状况较差,本次方案设计有选择加以使用,选择改造。 改造路段现有涵洞:圆管涵25道,皆存在堵塞及损坏严重等现状,本次设计对老涵全部拆除重建,另外,新增10道涵洞,全线共新建函洞35道。 (2)改造标准 根据区或经济及交通量发展情况,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我省县乡公路改造项目的成功经验,同时考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拟推荐全线采用单车道四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6米,面路宽度3.5米,路面结构为18cm片石混凝土,桥涵与路基同宽,公路设计车速为2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3)建设条件 ●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 拟改造路段地处长江、淮河之间,属于江淮分水岭地区,地貌特征以丘陵、山地为主,间有山区、河谷、平原分布,在地理上是江淮丘陵的组成部分。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比较复杂,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区。 拟建路段经过区域为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构造单元为扬子淮地台下扬子台坳滁河陷褶断带,地质构造主要是燕山地壳运动以来生成的北东向凹陷和断裂,褶皱微弱,规范小。本路段所经地区地层发育较完全,自中西代起各时代地层均有发育,但大部分被第四纪地层覆盖,其他层以粘性土为主,一般地表为灰色、黄色可塑状亚粘土,厚度为4—8厘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