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白血病大学生姐妹真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位白血病大学生姐妹真情

两位白血病大学生姐妹真情   同窗好友患上了可怕的白血病,她东奔西走,殚精竭虑,为其募集资金15万元,被师生誉为“爱心天使”。正当她计划准备继续为好友募集资金时,不料她自己也患上了与好友相同的病,两个同病相怜的花季女大学生的遭遇牵动了许许多多与她们素不相识的人,由此发生了一幕幕令人回肠荡气的人间真情故事。   2007年1月28日下午,寒风凛冽,冷气袭人,然而,江苏省镇江市城市客厅紫金广场上却暖意融融,由金山网、名城镇江网、镇江网友之家、镇江绿景户外等镇江市8家网站联合举办的“关注陈静,爱在镇江”之爱心义演活动正在这里激情上演,人们争相为身患白血病的校园“爱心天使”、江苏大学计算机系大四女生陈静捐款,祝愿她尽快能够进行骨髓移植,早日康复。   此时,正在盐城市第一医院静静等待骨髓移植经费的陈静流下了感激的泪水,至此,她手术需要的60多万元资金,经过多达15000人的捐款,已经基本解决。在此之前,这位身患白血病的女大学生,已历经9次化疗,而且很幸运地在中华骨髓库找到了合适的配型。一位资助陈静的企业家说:是陈静热心爱人、无私助人的义举感染了我,她曾经是别人生命的“充电器”,现在她有难,我们不能坐视不管,我们也要做她生命的“充电器”,好人一定有好报。      “如果生命中只剩一格电力,我就是你生命的‘充电器’”      事情还得从2005年3月6日说起。当天清晨,正在江苏大学计算机系读大二的女生丁玉兰起床后,突然觉得头昏眼花,四肢乏力,一头栽倒在地。同舍同学立即把她送到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结果让人惊呆了:丁玉兰被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我才22岁啊,怎么患上了这个可怕的疾病?”勉强站起来的丁玉兰听后,像被电击了一下,瘫倒在地。   上课时,同窗好友陈静见丁玉兰没有来,就向同学打听,得知丁玉兰的病情后,她三步并着两步来到医院,与丁玉兰抱头痛哭。两人尽管不住一个宿舍,但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以及相似的活泼开朗性格,大一开学没多久,她们就成了好朋友,学习、生活中,她们几乎形影不离。陈静弹得一手的吉他和弦就是丁玉兰用一个月的时间手把手教会的。因为丁玉兰比陈静略微年长一点,陈静就亲切地称呼丁玉兰为“姐姐”,丁玉兰就叫陈静为“妹妹”。   丁玉兰家住南通市郊区唐闸镇,50多岁的父母早在几年前就双双下岗了。平日里,丁玉兰的学费和家里的日常开销全靠她的父亲丁荣华在外打工维持。丁玉兰的重病一下子压垮了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父母亲含着泪把女儿接到家乡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治疗,双亲除了经济上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外,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悲痛。 为了拯救好友的生命,陈静把父母给的500元生活费全都拿了出来,然而对于庞大的化疗费用来说,这点钱又能解决什么。于是,陈静想到了募捐,她联络了班里的其他同学,每个周末都抱起募捐箱,到镇江闹市、火车站为丁玉兰募捐。   陈静身背吉他,一词一句唱着感人的歌曲,期盼好心人捐款帮助丁玉兰渡过难关。人们为陈静关爱他人的精神打动,纷纷捐款。募捐持续了一个多月,但也只募集到几千元。   怎么办?一天傍晚,陈静满怀愁绪地在校园里踟蹰,忽然听到有两个同学在念叨保人身险的事,她眼前一亮:开学时同学们都缴纳了保险费,丁玉兰生这么大的病,保险公司应该有所赔偿。于是她给丁玉兰打电话,叫她把??有医药费单子寄给她,她到保险公司去看看。   保险公司领取保费手续非常复杂,左一个证明,右一个说明,但为了好友,陈静无怨无悔。她满含热泪地对保险公司的人说:“丁玉兰在家境贫寒的情况下还参加保险,说明她对保险公司是非常信任的,现在她有难了,请求你们拉她一把吧!”保险公司被陈静的诚意打动,经过研究,一次性支付丁玉兰10万元。 最终,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共为丁玉兰筹集到了包括保险费在内的15万元,解了丁玉兰的燃眉之急,暂时缓解了丁家的经济压力。陈静被师生们亲切地赞誉为“爱心天使”。   把这些善款汇入丁玉兰的账户后,陈静发短信安慰丁玉兰说:“如果生命中只剩一格电力,我就是你的‘充电器’。”      危难之际,“爱心天使”心中装的仍然是别人      目睹了丁玉兰所受病魔的侵扰,陈静备感生命的珍贵,她在热心为丁玉兰寄去各种复习资料的同时,自己抓紧学习准备考研,她还计划暑假回到家乡盐城,找亲戚朋友再为丁玉兰募捐。   2006年3月底的一天,正在温习功课的她忽然发现腿部出现了大面积的红斑,开始她也没在意,后来红斑越来越多,单个红斑面积也越来越大,她这才到镇江医院作了检查,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她罹患的是急性淋巴白血病。拿到诊断结果时,陈静差点晕倒在医院里。马上就要升大四了,同学们都忙着找工作,她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病痛给大家找麻烦,她没有惊动同学,一个人悄悄地回老家治疗。   陈静的家在江苏省盐城市农村,父母都是50多岁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