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信执政前泰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特点.docVIP

他信执政前泰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特点.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信执政前泰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特点

他信执政前泰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特点   【摘要】自泰国改制至他信执政,泰国非政府组织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这五个阶段的非政府组织因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分别呈现出“救济式”、“自助式”、“政治参与式”、“安抚式”、“多功能式”以及“网络式”等特点。这些特点是源自国际、威权以及公众社会的三股驱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他信 泰国 非政府组织 发展特点      自1932年泰国改制,至2001年他信上台,期间发生了大小19起军事政变。①泰国公民社会在追求民主的曲折进程中成长。1973年“10?14”民主学生运动、1992年“黑五月”事件,都充分体现了泰国公众民主意识的觉醒。②泰国非政府组织,就在泰国政治民主化浪潮中曲线式壮大。   第一阶段:1973年以前,威权专制下的“救济式”与“自助式”   泰国改制后,虽政权反复,但国家最高元首的威权统治却始终如旧。在长期的威权统治下,非政府组织以最初级的“救济式”形态出现在泰国社会中。首家非政府组织“红色标志会”(“红十字会”的前身)于1894年由曼谷王朝五世王后绍瓦帕蓬西创办,主要从事医疗救济类活动。同时另一位王后素塔西尼娜个人捐建了“孤儿救助院”,为孤儿提供生活救济。1958年,世界女童军协会也在泰国成立“王后公益协会”,从事同类公益活动。   除以救济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外,此时还兴起“救济+自助式”非政府组织,工作重点从单纯救济转而出现专业化趋势。③1904年,成立“暹罗皇家协会”,主要活动内容为出版印刷品、修建图书馆等,主要成员为宫廷贵族中的知识精英。宗教方面出现“泰国礼拜六基督徒基金会”、“报德善堂”等。伴随泰国社会的进一步开放,1948年,朱拉隆功大学校友组建“泰国女子高等教育协会”,广泛吸收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精英。总理沙立元帅为推进私人领域间的合作,于1959年组建“泰国社会救援协会”,在1960年建立“皇家青少年佛协会”。   1961年,世界银行和IMF协助泰国制定第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后,政府经济政策开始重城市轻农村,关心农村社区发展的“自助式”非政府组织因而产生。④1966年“天苑中心协会”成立,参与解决???区发展中的各种问题。1967年,布依博士倡导建立“泰国皇家援农基金会”,深入农村与农民共商适合农村发展的经济方式;同时在法政大学发起“学人志愿者计划”,派遣大学生协助农村社区建设。此外,1972年由皇室牵头,在曼谷莲池宫成立“王太后基金”,支援山地民族的职业培训及儿童的教育等等。   为什么泰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第一阶段会出现“救济式”与“自助式”两类非政府组织呢?首先,无论是君主制时的王室,还是立宪制时的政府,都对“救济式”与“自助式”非政府组织采取扶持的态度。王室与政府支持此类非政府组织的建立,一方面为了宣扬民族宗教“善有善报”的思想,另一方面则进一步巩固庇护制传统。通过救济弱势群体和扶持自主发展,化解部分社会矛盾,为王室或政府决策做良性补充,稳定威权统治。其次,泰国非政府组织从一开始就得到国际力量的支持,包括:资金捐助、方法指导、人员培训等。⑤通过扶持泰国的非政府组织,达到济世救人、传教布道的目的,并进而渗透民主与人权观念。   第二阶段:1973年至1976年,反专制统治中崛起的“政治参与式”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时期,他侬――巴帕军政府残酷镇压泰共。政府的独裁统治及经济发展政策对城市的一边倒,激发了下层民众和知识分子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意识。1973年10月14日,不堪忍受政府独裁的人民发起了泰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民主运动并取得胜利。各劳工组织、农民联盟随之成立,向政府争取包括劳工报酬、商品价格等各种权益。“政治参与式”非政府组织开始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成立于1973年的“人民自由与权利联盟”,成员多为学者和律师,以“传播民主知识、唤起民众权利意识”为己任。此外还有“社会学评论会”,孕育了泰国众多知名进步思想家和作家,如:尼提?友西翁和素查?萨瓦西等。   除了新生的“政治参与式”非政府组织,“救济式”与“自助式”非政府组织也得到继续发展。1974年,泰国国家医药协会几位成员组建“医药会社”,为社会平民提供公平、安全、专业的医学服务。同年8月,“泰国祥和基金会”由新教徒建立,以援助从印度支那战场流入的难民。   在泰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这一阶段里,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取得较显著成就,但“重城市,轻农村”政策造成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在艰难的生活抗争中,下层民众维权意识逐渐萌芽,却没有政治话语权,很难通过代议制度得到反映和满足。从政府的角度看,这一时期无论是经济不均衡带来的社会问题,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泰国造成的影响,政府都缺乏强有力的解决措施。于是才有“政治参与式”非政府组织,引导民众介入国家的决策过程,替农民和工人阶层向政府争取权利,有的甚至将矛头直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