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视形象中中国媒体形象.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视形象中中国媒体形象

他视形象中中国媒体形象   编者按:从本期开始,本栏目将通过采访联合国记者协会主席、美国合众社资深记者等一些境外高端媒体人士,从不同角度了解他们对中国媒体和对外传播现状的看法,他们是用什么角度、方法做好“软”的对外传播工作,希望这些专家的观点和经验能够为我们提供借鉴。      访谈对象:联合国记者协会主席努炎(J.Tuyet Nguyen) ,1938年生,联合国记者协会理事会委员,2007年起连任联合国记者协会主席。记者生涯近40年,现为德新社资深记者。      访谈题目之一:他国媒体报道影响对中国的认知      新闻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来源之一,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某种意义上即中国的他视形象)有时候与新闻中呈现的“中国”(即中国媒体形象)十分趋同。这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国民众对他国国家形象的认识主要通过传媒实现,同时该国民众对于来自媒体的初始印象无法进行即时验证,所以他国的媒体形象往往就是一个时期内该国民众的终极国家形象。努炎认同媒体的新闻报道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主要渠道,他说:“通常游客会在访问一个国家之前,先阅读相关书籍并做一些研究。中国是个较为复杂的国家和社会,她的语言、文化让乍到的西方人一时难以理解。游客通常会依赖于新闻报道来了解中国。而聪明的游客会在访华前先读书研究。”   努炎仅在2006年到过中国一次。我问他,那次中国行与印象中或西方媒体描述中的中国一致吗?他说:“我之所见与我所了解的中国有些许不同。我感到有一丁点儿失落,因为中国为追赶金融市场、大城市化和西方式发展而快速地发展和变化。结果是,古老中国的文化与文明消失大半,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中国。中国选择走向现代化无可厚非。所有的国家都会为造福民众而选择现代化道路。来中国寻找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书中描绘的中国、或‘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游客,不免会失望。世事已变,彻底地改变,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对这个答案的解读,我有两种感觉,一是书本中或媒体中的中国与真实的中国不同,来到中国才看到一个现代的、活力的、真切的中国;二是中国目前仍被外国人误读为历史上的中国,古代的、近代的以及现代的,特别是近来一段时间,文字、艺术等领域常常把“红卫兵时期”的元素作为一种猎奇。   问到驻联合国记者对中国的印象,努炎回答说:“驻联合国记者认为,中国是个拥有否决权的重要国家,她为她的行为和决策负责任。虽然中国仍把自己视为发展中国家,但她较其他国家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否决权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其言行必须与身份地位相符。人们更关注的是一个政府是否为民造福,而不是为国家的自身利益。中国已证明她可以与国际社会一起合作,共同达成目标,如气候变暖、扶贫和救治疾病。”   放大到西方媒体,努炎认为“西方媒体,包括电视媒体,大多以政治视角来看中国,以西方价值体系为参照,评论和比较东方价值体系,而非将中国视为一个经过数十年努力,从贫穷走到领先行列的国家来看待。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除了香港、上海等沿海大城市外,贫富差距悬殊。”   从访谈中,我感受到的是,任何国家都不需要对他视形象的某些字眼对号入座,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历史、文化、宗教、利益和国情。对于其他国家对本国的他视形象,可能更好的方式是基于不同价值体系,分析误读的历史、文化、宗教和国情因素,弥合自视形象与他视形象的差距。      访谈题目之二:外国人对中国的兴趣点      回到基本问题,外国人、特别是外国记者对中国的兴趣点到底在哪儿呢?努炎觉得兴趣点在于“真实的中国”,他说:“第一次访问中国的记者,几乎都会将他们亲眼所见与西方的文学作品里所描述的中国相比较。记者们总是想看到真实的中国,人们怎样生活,中国政府怎样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中国媒体怎样报道日常新闻,以及那些报道是否反映了真实的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中国认知程度不同的外国人,爱读的新闻也不同。努炎觉得大致有四类情况,“那些对中国兴趣浓厚、知晓较深的外国人,会希望了解中国是如何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强国的。对于第一次来华访问的游客,一切都是有趣的,无论是文化、语言,还是总体生活和社会情况。那些来旅游的外国人,希望看到的是他们在电视或广告上所了解的中国。但有些游客更想了解政治体制,想知道民主、经济是如何运作的。”当然,写新闻的人如何看中国也影响了新闻的内容和形式,“故事的报道有赖于作者看待中国的视角。但中国是如此博大精深,因此,伊始并不容易遴选报道的题材。”      访谈题目之三:遴选媒体感兴趣的题材      当一个故事发生时,被记者选择报道的就成为新闻,不被记者选择报道的,则没有人知道。如何让希望被外国受众了解的故事被记者报道?西方媒体每天收到数以百计的请柬、通知、邀请函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