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承担不起“啃老族”
承担不起“啃老族”
大多数人的一生是在被抚养和抚养他人的过程中走过的。小时候,我们在父母的关爱和养育中长大成人,进入社会后学习承担社会角色,并懂得承担起家庭责任。当父母变老,我们要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不仅要有反哺之心,同时也具备了反哺之能力。换一个角度说,老人晚年生活怎样才算得上是幸福快乐呢?那就是完成生命中的主要任务,卸下养家育子的重担,无须再承受太多辛苦;当年老体衰后,可以轻松自在地享受生活以及儿女孙辈们带来的亲情,若身体尚健康,拥有这样的感觉和状态就是老来幸福的必要条件了。
如果家有儿女,当独立时不能独立,当长大时没有“长大”,当自食其力时不能自食其力,还要依傍在父母身边,继续过着寄养的生活,还要借助长辈的“荫福”坐享其成,难以想象日渐年迈的父母将是怎样的心情7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家庭,或者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家中就有这类为难之事。父母们实际上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出了问题,无法独立走出家门,不能自谋生路,似乎只能终生依靠自己。虽然父母接受这种现状不甘心,但想改变这种现状又往往不知从何入手。
下面,简短地说说我曾经看到过的两个例子。
A、咨询室里,坐在我面前的母子俩外貌很像,但神态不同。卢阿姨神情焦急,当着我的面直接说儿子是“啃老族”。儿子一脸无奈,当听到“啃老族”时,50多岁的儿子显得有些尴尬,但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对于不工作的原因,儿子解释说不是自己不想去工作,而是没有适合的,无果的结局让他失去了寻找的动力,需要等调整好心情后再说。母亲认为这是儿子的借口,因为儿子本身就缺乏生存能力,害怕与人打交道,所谓调整不过是一拖再拖,“粘”在家里。深入交谈后,我得知卢阿姨性情急躁,年轻时忙于工作,不太管儿子。后来孩子长大了,想关心似乎又说不上话了。儿子性格胆怯,妈妈在身边是个依靠,所以不管妈妈说什么,对自己有多不满,他采取“不抵抗政策”,不吭声就是了。
B朋友家有个女儿长得讨人喜欢,但是大学毕业后一直赋闲在家,整天东游西逛地让父母感到不安。问她为什么不工作呢?女孩??微一笑,说这不稀罕,她认识的一些同龄女孩都是这样生活的,不受工作之累,不受约束之苦,等着机会找个适当人家出嫁,所谓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自己整天东游西逛也不是没有目的,出门结识更多的人不是多一些机会吗?我不便问女孩说的机会是指工作还是姻缘,因为涉及此类话题,女孩就会敏感地回避或选择沉默。这个家庭的夫妻关系曾经一度出现过问题,虽然后来缓和了,但女儿却像一名家庭“看护员”一样守着父母,或许她以为自己不能自立,就可以把父母拴在一起?
看着这些身体已经发育成熟,但心理尚未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我想他们可能也不满意自己目前的状态。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呢?我们知道,成长是一个人变得日渐独立的过程,包括自主地思想体验到的自我情感,独自处事的能力等等。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不要过度控制和保护孩子,温柔地“推开”,留出一点距离实际上是给予孩子一个成长空间,彼此完成心理上的适度分离。比如说:进入幼儿园是最早走出家门,上大学后住校是与父母分离,而后走向社会,成家立业,以及出国求学等等,都是从父母的羽翼下走出来,不再听命于父母的安排,独立自主地去开辟自己的生活。精神上有所分离是未来孩子独立的重要一步,为了适时分离,父母之爱转变为支持、鼓励或指导,只有放手,儿女们才能成长得更好!
而我们前面说的例子反映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与子女双方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完成好适度分离,过于依赖父母,过于与家庭融合的孩子没能真正独立起来,所以日后社会化过程中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在青春期阶段,最明显的表现是以任何理由不坚持学业,大一些以后则表现为不能顺利就业,或者虽可以找到工作,但不易融入群体因为人际关系适应困难而不得不又重新回到父母身边。社会化不顺利的结果就是不能自食其力,不能与血缘之外的人建立新的亲密关系(同事、朋友、恋人、配偶)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总是以放任自流,以各种受挫、失败而不脱离父母,不与原生家庭分开。
应当自立的年轻人不愿与父母分开,表面上看好像是一厢情愿的事,他们似乎宁愿承担“啃老族”这种贬抑和批评!实事求是地讲,在这类问题上家长也是有责任的,因为这说明家庭关系中一直维系着一种错误的互动模式――父母的爱不得法,指责抱怨但又不忍让孩子“吃苦受罪”。另外,父母对啃老现象无可奈何,在一定程度上依从接受了“啃老族”的生存方式。在孩子成长中,父母忽视了儿女的独立意识,无意识中延长了孩子的心理依恋期,在促进儿女独立这一点上失去了基本原则和行动能力。当然这其中有各种原因,比如说:有的父母因为工作忙,幼时对孩子照顾不周而感到内疚,以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作为弥补的手段:有的父母则是习惯于溺爱、迁就儿女,通过孩子“滞留”家中来满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22J02 屋面参考图集.docx VIP
- 新22J09 附属建筑 参考图集.docx VIP
- 统编版(2024)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7.《上课了,好好学》精品课件.pptx VIP
- [科技出版社张鄂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课件]08new-第1章现设绪论.ppt VIP
- 新22J07 室外工程参考.docx VIP
- 汇川MD380系列变频器用户手册.pdf VIP
- 宠物临床诊疗技术PPT课件(共9章)03宠物临床诊断 3.ppt VIP
- 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苏沧桑散文.docx VIP
- QC成果-改善卫生间洁具装饰效果(QC成果).doc VIP
- 新22J10 无障碍设计参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