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新课程理论 变革化学学习方式34
学习新课程理论 变革化学学习方式
一、理解学习方式及转变的内涵是前提
有的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
指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
展、提升的过程。从实践的角度讲,这种学习观的变革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并使学生
养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
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
的心理机制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
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转变学
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
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
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从思想上更新观念,对学习方式的变革有了充分的认识才会积极
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
二、创设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基础
创设互动的师生关系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基础,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
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
未发生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义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理解的丰富和发展。它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
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那么如何理解交往呢?
交往是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存在于社会的基本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交往有师生间的交往和生生间的交往之分。
1
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
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
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师生交往,教育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可以说,通过交
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
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
得到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
沟通、相互影响、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
参与,意味着沟通与合作,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
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只是传授知
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
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将教学转变成一种师生“沟通”、
“合作”、“交往”的探究活动,实现教学相长。
三、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是关键
1 利用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1)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教学中不只让学生按教材中给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如何评价一节好的生物课?5.doc
- 如何设计一份调查问卷41.ppt
- 如何绘制业务流程图(二)-Heidi格物志-搜狐博客28.pdf
- 如何设计搭建一个全地形车的专用赛132.doc
- 如何进行家装设计师推广(张庭璞)3.ppt
- 如何选购菜刀3.pdf
- 如何进行房地产市场分析(理论)27.ppt
- 如何通过互联网组织圈子增加人脉资源创业笔记28.pdf
- 如何辨别一个Banner的好坏?(附案例)16.pdf
- 如何预定梵蒂冈博物馆门票2014版22.pdf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路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金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五马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县南坡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坡县德隆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北省邢台市任县骆庄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史召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余关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庙子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