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中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态度的体现.docVIP

《双城记》中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态度的体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城记》中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态度的体现

2.革命暗潮汹涌 2.1.对大贵族的仇恨成了人们聚在一起的共识 德发日酒店每天人头攒动,人们围在酒桌周围神秘地谈论着,许多人从一个酒桌听完了,又去另一个酒桌听雅克们的谈话。德发日太太经常拿着毛线活儿在东一群西一群人中走来走去,就像是在他们中间传道一样,而且像她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作者说人世间若不再产生这样的传道士就好了,就是在暗指她们所传播的东西,无外乎是自己痛苦的经历和对上层贵族的仇恨,教给其他人的,只有仇恨,没有任何积极成分。妇女们的编织,一下一下,记录了革命中落下的头颅,胸中充满仇恨的人,是可怕无比的。 2.2对大贵族极端仇恨的人成了革命的领导者 德发日太太有一份自己拟定的名单,就等着巴黎人民揭竿而起之时拿出来惩治那些平日里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贵族们。她本人则对贵族极端仇恨和不满,不仅仅针对某个犯下罪行的贵族,就连贵族的孩子也不放过,大有株连九族,斩草除根之意,而革命者凶残野蛮,荒诞愚昧也正在于此。他们自称为爱国者,并排斥其他一切意见不同者。他们假托高尚的名头,干着同样腌臜龌龊之事。正如诞生于这一时期的名言,“自由啊,有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4]。德发日太太的狠辣自然给身边的爱国者以表率,成为他们的领头人。 3.革命的狂风暴雨 3.1革命者攻占巴士底狱[5],潘多拉魔盒[6]已经打开 圣安托万区的所谓爱国者们从德发日酒店那里领到了武器,没有领上武器的就扒掉墙上的石头砖块儿,把自己的手弄得血淋淋的也在所不惜。巴黎各区的人们一起攻占了巴士底狱,救出了被关押的七个犯人。来攻城的所有人脸上都充满了仇恨,同情怜悯再也没有丝毫痕迹。暴虐和铁腕统治同鲜血溅洒出来,每个人都沾上了它的污垢。革命者们把敌人尸体割开,把敌人头颅高高挑起,作者在这里重提多年以前在德发日酒店门前跌破的酒桶,当年被红酒染红的鞋底如今依然红得鲜艳,正如作者所说,那些脚步一旦染成红色是很难清洗的。其实,难清洗的并不是鞋底,而是那颗想要通过非正常手段据任何想得到的东西为己有,达到任何个人目的的肮脏的心,再也无法洗净。 3.2对富伦老贵族的摧残,反映出爱国者的野蛮 革命者们终于抓住了靠假死潜逃的老贵族富伦,他们仇恨他的理由则是因为他说了一句穷人饿了可以吃草的话。其实在当时的环境下,无需什么理由,只要一个贵族的头衔,就足以致一个人于死地。这位老贵族的话虽然使得革命者们更加愤恨,但他们也无法让被如此众多的爱国者所仇恨的人多死几次。于是他们把他的肉体作为发泄口,殴打他,羞辱他,给他的背后捆上一捆草,用草把他嘴巴填满,把他揪扯拖拽得血痕累累,直到最后被吊死在街灯上。革命者对这样的事乐此不疲,母亲丢开了家中挨饿的孩子、虚弱的老人和急需照顾的病人,披头散发、以野性地呼喊和行为投入到疯狂与残忍的活动中,手舞足蹈,无比狂热。而让她们如此发狂的原因,只不过是折磨一个年过七旬的贵族。 3.3革命委员会滥杀无辜,革命者登上权力之巅 全国各地的革命者或者直接或者通过革命委员会,杀害了很多无辜的人,即便是被他们所仇视的贵族也不一定都罪及判死,可被逮捕的贵族们却被统统处决。长期积压在民众心中的仇恨被释放出来,得到广泛的激发和肆意的宣泄。革命者今天63人,明天52人把囚徒送上断头台,那里面有老人,妇女和孩子,大多数都是无辜的。清晨,巴黎的广场街道,随处可见猩猩血红,它们不是被太阳染成红色的,这种红色就连太阳也带不走。革命者的衣服上染满血污,他们的武器沾满鲜血,就连磨刀石都被染红了。革命者建立了共和国,成为了国家的统治者。他们用断头台摧毁了旧的压迫者,成为了新的压迫者,但正如卡顿临死前预言的那样,最终他们也死在了断头台之下。一个社会如果依靠暴力革命的手段来推动社会进步,那么革命者有一天可能也会成为被革命的对象。 结束语 《双城记》中的法国大革命是丰满的,有动感的。而作者的写作角度则是出于批判革命者的野蛮血腥,暴力激进,从侧面赞许了英国如光荣革命和1832年议会改革这样通过不流血的社会改革达到实现宪政的政治诉求的方式。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法国社会的整体进步,宣扬了自由民主博爱的价值观,但法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公民参与社会运动的根本目的也是出于让社会的每个生命体生活的更好,这样的运动不应该以流血为代价。由于文章篇幅和个人水平有限,只能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得到一定的关注,并可以为有兴趣在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的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注 释 [1]自由引导人民. /view/93461.htm,[2]光荣革命. /view/70511.htm,[3]议会改革. /view/1038754.htm,[4]罗兰夫人. /view/122705.htm,[5]巴士底狱. /view/33418.htm,[6]潘多拉魔盒. /view/72137.htm,[1] 吴佩芳.文化经典在跨文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