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三 句子(标点符号、病句、衔接与排序、仿写)
* 专题三 句子(标点符号、病句、衔接与排序、仿写) 七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一、标点符号 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如果说鸟类是大地上的标点,那麻雀便是最朴实、最常见的“逗号”:机灵、随意、无处不在。 B.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C.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解析】C项,分号的使用不准确,前后不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应改为逗号。 C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C 【解析】A项中省略号与“等”不能放在一起使用;B项中“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这句话是倒装问句,问号应放在“同学们”后面;D项中“十三、四岁”中的数字表示概数,应去掉顿号。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B.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 C.“很好。”爸爸喊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 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 【解析】B项语句为心理描写,突出来访者对托尔斯泰丑陋外表的失望。“什么”后应用“?”表示疑惑;“就这么个侏儒”的后面应用“!”表示惊讶;“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后用“,”,其与后半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疑问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交通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B 【解析】A项,“《让阅读伴我成长》”是一个主题阅读活动,不该用书名号,应该用引号;B项,正确;C项,“传说……等”中的省略号不能和“等”连用,应去掉“等”或者去掉省略号;D项,句末的问号不该用,应该为句号。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解析】A项冒号提示的部分只到“身心健康”就结束了,不包含下一句,所以“身心健康”后面应该改为句号,表示提示到此结束。 A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您终于来了,”她高兴地说,“这些天您到哪里去了?我一直在找您。” B.在经历一些事后,鲁迅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他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字改造中国人的劣根性。 C.业内人士认为,歌曲《中华好家风》是一首百听不厌的经典之作。 D.当年上马这个项目,很多专家并不同意。既然有这么多反对意见,项目为何能上马?当时的环境影响评价又是如何通过的? 【解析】B项“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后的逗号应放在引号外。 B 7.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很少有行路人,除了我当前的两个:一个挟着蓝花布的破棉袄,一个拿了席子跟扫帚。 B.“咳!”我吃惊地喊道。“我是怎么回事?” C.“不识来年梦,如何只近山。”一次无意中读到石涛这两句诗,久久未能去怀。 D.《风雨中忆萧红》写得跌宕起伏、情真意切,字字句句叩击着读者的心弦。 【解析】B项“喊道”后面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B 8.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