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和诗歌签赏.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名句名篇和诗歌签赏

名句名篇和古诗签赏 【典例回放1】(2008年浙江卷第6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西亚·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制”。 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汤显祖的《牡丹亭》则是清传奇的代表作。 C.“家国之思”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主题之一,唐代杜甫的《春望》和南唐后主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都抒发了国破家亡的之痛。 D.诗人经营意象往往匠心独运,徐志摩用“凉风”下的“水莲花”比喻姑娘的娇羞,而舒婷则用“木棉”“红硕的花朵”象征现代女性的独立。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内容均出自中学语文课本。B项,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传奇的代表作,不是清传奇。 【答案】B 【评说】命题者常将作家及其代表作和文学体裁结合起来设题考查。另外,对文学体裁的考查有细化的趋势,不仅考查诗、词、曲、赋等大的文体知识,还考查如《楚辞》这样的具体篇章的文学常识。 【典例回放2】(2008年北京卷第5题) 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 1.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3.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4.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A.李清照 李 白 苏 轼 欧阳修 B.白居易 曹 植 辛弃疾 司马迁 C.白居易 李 白 辛弃疾 欧阳修 D.李清照 曹 植 苏 轼 司马迁 【解析】第1 句中,“司马”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司马”即指白居易。第2句是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课下有注释“陈王”指曹植。第3句中“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指的是辛弃疾,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后,辛弃疾继承并发展了苏轼的这一风格。第41句“信史”指的是《史记》,再结合司马迁写《史记》时的情形,可确定“幽愁发愤”指的是司马迁。 【答案】B 【评说】对文学常识的考查,一般以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作家及其代表作为考查对象,考生只要平时对有关课文资料或注释文字稍加留意,应该是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的。 【典例回放3】(2008年全国卷Ⅰ第13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1)西望夏口,??????????????,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2)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孟子? 告子下》) 锦城虽云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难》) 爱其子,?????????????;于其身也,???????????。惑矣。(韩愈《师说》) 【解析】本题所考查内容基本上出自课本上要求背诵的篇目。它再次提醒考生们,在复习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认真对待课本中要求背诵的每一篇文章。 【答案】⑴东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 ⑵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不如早还家? 侧身西望长咨嗟? 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 【解析】第(1)小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如果能读读懂诗中的托物言志,再结合注释二,本题的解答应该不是很难。第(2)小题难度较大,大多数考生不能回答全面。此题解答不能就字论字,应把“孤”字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主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案】(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