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薪菇古茶2号袋料栽培技术 亚太地区食用菌培训中心 阮毅 研究员 目 录 1.茶薪菇(Agrocybe aegerila)概述 2.茶薪菇古茶2号生物学特性 3.培养料配方 4.工艺操作流程 一、茶薪菇概述 茶薪菇,俗称茶树菇。由于其营养丰富、清脆口感、味道鲜美、外形美观、香气独特,被称为“菇中之王”。该产品适合保鲜加工及出口,极受消费者欢迎。 古茶2号茶薪菇特点 栽培原材料广泛,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经济效益好,是农村致富的好途径。我所经过多年研究、驯化,选育出古茶2号茶薪菇优质菌株,08年8月通过国家农业部品种认定,认定编号:国品认菌2008037,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是古田县主栽品种。 该品种的成果贡献 1.出菇时间从原来120天缩短到50天; 2.袋产量从原来150g提高到350g-500g; 3.栽培场所由原来的室内改为野外荫棚。 二、古茶2号茶薪菇生物学特性 古茶2号属于中温偏低型菌株,早熟、耐寒、好氧、转潮快。菌丝生长温度5—38℃,最适宜温度为23—26℃,子实体形成温度15—33℃,最适温度为18—26℃,PH值7—7.5。(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子实体丛生,菇柄长,菌盖褐色,耐低温,冬季出菇量多,出菇转潮快,抗逆性强,不易开伞,适合保鲜、即食品加工,菇柄脆香浓、纯正、口感好。 三、培养料配方 1、棉籽壳86%、麦皮12%、石灰2%,含水量60%。(料水比1:1-1. 2)PH值7-7.5。 2、棉籽壳68%、木屑15%,麦皮15%、石灰2%、含水量60% 。(料水比1:1-1.2) PH值7-7.5 。 木屑应选择干燥、粗细度适中、无霉变、无结粒。 棉籽壳应选择新鲜、干燥、颗粒松散、绒毛长、色泽正常、无霉变、无结团、无异味、无混杂物。 生石灰要求无石块、无杂质,遇水易化。 选用石灰粉要求细、不结块。 麦皮应选用新鲜、无霉变、无臭味、无结团。 四、工艺操作流程 备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菇棚搭建→上架→开袋口→出菇管理→采收 棉籽壳和麸皮进行搅拌均匀 干料搅拌均匀后,按料水比1:1.2并加入石灰搅拌 人工拌 料 机械拌料 加湿 培养袋规格15×30cm,采用聚乙烯塑料袋。 装袋时要把袋装紧装实,料高度为15—17cm为宜,袋口用纱线扎紧或用塑料套环盖紧 装好的培养袋先装入编织袋里,然后上灶,常压灭菌。 装 袋 上 灶 简易蓬布常压灭菌灶 灭菌时掌握火力诀窍是“攻头、保尾、控中间”,要求5小时内菌袋内部温度上升100℃保持40小时,中间不停火,不降温,确保灭菌彻底。然后搬入消毒过的接菌室冷却。 灭 菌 锅炉蒸气常压灭菌灶 灭菌时掌握火力诀窍是“攻头、保尾、控中间”,要求5小时内菌袋内部温度上升105℃保持30小时,中间不停火,不降温,确保灭菌彻底。然后搬入消毒过的接菌室冷却。 冷却第一天,将灭菌完菌袋搬入消毒后的接菌室排放冷却 关闭接种室门窗,按每立方米用气雾消毒剂5—8克量,点燃烟熏消毒,消毒5-8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30—60分钟后进行接种。 冷却3-4天,待温度降到28℃以下,进行消毒接种 冷 却 消 毒 菌种处理 菌种应选择菌丝粗壮、洁白、无杂菌,适龄(35—40天),一般栽培种是塑料装的菌种。每袋菌种可接25—28袋,接种时把栽培种袋底撕开,然后从袋底往袋口方向上接,离袋口菌种块处2—3cm属老化菌种不用。以防菌丝不萌发。 接 种 接种时选择晴天或阴天为佳,避开暴雨、台风和西北风天气。接菌时袋温必须降到28℃以下,高温季节气温超过30℃时应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接种,以防高温烧菌,影响产量。 接种后的菌种合理排放,采用架层式集约化立体栽培的排袋方式:菌袋采取立式摆放或墙式摆放,墙式摆放叠放2袋为宜,不能重叠2袋以上,前后列菌袋之间要留3—4厘米的通风路,有利于空气流通散热。 要求培养室温度保持在23-28℃之间,阴暗培养,每天早、晚通风各60分钟(高温季节凌晨0-6点,采用长时间通风,有利于高温时能使菌丝正常生长)。接种后菌袋培养10天左右开始检查菌袋是否被杂菌污染,若有杂菌及时隔离出培养室。培养袋在正常温度下培育5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即可移入湿房出菇管理。 菌丝培养 采用立式棚架,棚高3米,层架结构,架宽1.5米,架与架之间留1米宽走道,棚架层距60cm。棚外用塑料薄膜与泡沫板保温,棚顶用塑料薄膜与泡沫板保温隔热,最外层用采钢板或石棉瓦遮盖。 增氧2-3天之后将袋口反卷2~3cm,湿度保持在85-90%。 当菌丝长满之后,将成熟的菌袋竖立排放,按每平方米100袋左右排放到层架上。将原先系好的塑料绳解掉,以便增氧。 解 袋 口 袋口反卷 培养袋袋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tf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1.1生活 观察(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数学上册(苏科版2024).pptx VIP
-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诊治-极经典.ppt VIP
- 2025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八月下旬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优秀病例汇报大赛课件(手工精品图文).pptx VIP
- 掼蛋教学课件.ppt VIP
- 太阁立志传5资料集.doc VIP
- 七月下旬一级建造师考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二次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美容礼仪与人际沟通讲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