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法律孝文化现代思考
中国古代法律孝文化的现代思考
201352501305 法131-1班 郭玉亭
(一)古人对孝的认识
《说文解字》对孝如此诠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可见,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
《论语》中有一段经典的诸弟子向孔子问孝的记叙。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所倡导的孝,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供养与优先,更是一种精神上对父母的崇敬与感恩,要求对待父母要和颜悦色,物质生活上以父母优先,对父母的意愿全部顺从、接受,使父母保持心情愉悦,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等。
百善孝为先,古代有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哭竹生笋的孟宗等太多太多感天动地的孝子。孝道可谓神深深融入古人的骨髓,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中国古代有关孝的法律规定
中国古代的法律跟封建伦理纲常紧密结合,而作为百善之先的孝在中国古代立法中地位不凡,成为古代帝王维护皇权统治的重要工具,服从并服务于封建君主专制体系。
自“夏传子,家天下”,到西周宗法制的确立,再到封建社会的不断演进,孝字的规范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宗族内部,而是从法律上上升到了一个与皇权统治息息相关的政治高度。《论语·学而》中提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可见,古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对长辈十分孝顺,那么他对君主也会忠心,极少有忤逆犯上的,从而更不会有作乱谋反的。这种忠孝结合的思想在历代法律中均有所体现,较典型的有:
西周确定宗法制,家国自此一体,并将以父为首、孝为核心的“亲亲”原则在《周礼》中以基本原则的形式确立。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之下,孝道是宗法伦理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宗法体制中最核心的内容。“不孝”罪在当时被认为是最为严重的犯罪,被视为“元恶大憝”,处以最重刑罚。
汉代统治者将“齐家”看成是“治国”的前提。汉时将“亲亲得相首匿”作为主要的定罪量刑原则,并为此后封建法典所继承。汉律有“不孝”罪,规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殴打了父母皆处死刑,殴死父母要枭首,杀父母者以大逆论,处腰斩,甚至居父母丧期间与人通奸也要处死刑。忠孝结合的思想在汉代选官制度中亦得到了充分体现。汉代选官实行察举制,孝廉是最为重要的考察标准。同时,汉代为了提倡孝道,还专门设立了奖项来奖励孝悌之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魏律》规定:“夫无刑之罪,莫大于不孝”,《晋律》有“不孝弃于市”,《北齐律》将“不孝”罪列入“重罪十条”,《北魏律》将“害其亲者”视为大逆之重。准五服以治罪与留养制度也在这一时期确立,成为中国古代法律家族化、伦常化的又一具体体现。
《唐律》规定了“十恶”,破坏封建伦常关系的“恶逆”、“不孝”等罪名均在“十恶”系列,其中以殴打、谋杀尊长亲属的“恶逆”罪为最重。
中国古代法律礼法结合特征明显,封建统治者注重以规范封建伦理纲常来维护皇权统治,孝法律文化色彩浓重。
(三)现代社会人们对孝的态度及立法现状
在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民众普遍认为中国古人被封建伦理纲常禁锢了思想,其所谓的孝乃是愚孝,不值得提倡。学会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这点毋庸置疑,但是这种思想如今却渐渐地变了味道,孝文化似乎被人们渐渐淡忘、抛弃了。
曾经有这么一个震惊全国的案例。杨丽娟,甘肃省兰州市女子,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卖房甚至卖肾以筹资供她多次赴港及赴京寻见刘德华。2007年3月22日,曾经赴香港参与刘德华歌友会,实现生平夙愿,跟偶像合照。不过,其父最后由于杨丽娟的“追星”行为而跳海身亡。我无法理解杨丽娟的行为,居然可以不孝到对一个外人痴迷到不顾一切甚至逼死生父的地步,想必这肯定也和其父母对其平时的溺爱有关。这个案例若是放在古代,肯定是不孝重罪,处以死刑。而现今法律对类似事件的惩戒却是困难重重,父母对子女的无限包容成为对不孝违法惩戒落实的一大难题。
我国自1996年8月29日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继承法》中均有对孝敬老人的规定,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此外,情节严重的不孝行为可违反《刑法》中规定的遗弃罪、虐待罪,构成犯罪。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老年人遭子女遗弃、虐待以及因客观原因不能老有所养的问题时有发生,甚至父母与子女对簿公堂的事情也不足为奇。老年人权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畜牧兽医畜禽疾病防治题库试题库.pdf VIP
- 污水厂清淤泥施工方案.docx VIP
- 人力资源岗位招聘笔试题(某大型央企)2025年题库精析.docx VIP
- 湖南省第二届全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技能竞赛-质量题库(理论部分).pdf
- 〖CJJ89-2012〗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pdf VIP
- 浙江乔宇电气三相液晶多功能说明书20230808(完整版).pdf VIP
- 我国司法实务中的庭外重组及其法律表达.docx VIP
- 医疗器械购货者资格审核制度.docx VIP
- 《旅游线路设计》 项目二 旅游线路设计的内容.pptx VIP
-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