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书院在理学发展中地1.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嵩阳书院在理学发展中地1

嵩阳书院在理学发展中的地位 吴风池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原文化研究所,河南,郑州 450044) Position of Song Yang Academ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onfucianism (Central China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Zhengzhou Teachers’ College, Zhengzhou, 450044,China) Abstract: There four famous Academies in ancient China, Song Yang Academy is one of them , who has the rich cultural base which not only enriched of the new Confucianism of Brother Cheng who came here to give lectures but also cultivated lots of talents who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propagating Confucianism especially the new thoughts of Brother Chen and also in forming and developing the new system of Confucianism of Song Dynasty. Key words: Song Yang Academy new Confucianism position 摘要: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不但使到此讲学的二程丰富完善了理学思想,还培养了大批中坚人才,对理学尤其是二程学说的传播、宋代儒学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嵩阳书院 理学 地位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市区北3公里处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它与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睢阳(应天)书院并称为北宋“四大书院”。这说明嵩阳书院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对嵩阳书院在理学发展过程的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历史地位,学者却很少论及,笔者不揣陋见,对此问题谈一些粗浅之见,以就教于大方这家。 一、理学产生的背景及早期发展 理学是宋代形成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学术思想,学者以“理”或“道”为哲学基本范畴,探讨“性命义理”,故称“理学”或“道学”。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要流派。理学的最高范畴是“理”,理学家认为它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和产生万物的本原。 儒学经过长期的发展至西汉经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之说改造以后,确立它的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独尊地位。其核心就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神学化儒学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其致命的弱点就是天神的说教。⑴即然统治者可以造神,说“君权”是“神授”、“天命所归”,那么任何一个反抗者的个人或群体,都可借口“天命在我”而另造出一个新的天神来为自己服务,如黄巾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所采用的手段,都是利用了这一理论的弱点,这说明儒学独尊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动摇,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佛、道之学乘虚而入,在意识形态上大有取代儒学之势,并对儒学产生了渗透。因此,在宋代儒学中又出现了过去所没有的新养分。 宋王朝在结束了自唐未、五代以来长期割据分裂、连年战争的局面以后,面对纲常礼教的破坏和道德的沦丧,人们没有维系民族完整和团结的标准,迫彻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强化伦理纲常,同时科学技术在宋代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印刷术的广泛应用,对书籍的传播和文化的普及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使很多平民子弟加入到读书人的队伍中,这些人由于出身贫苦,没有旧经学传统的束缚,有利于新的哲学思潮的产生。在这种形势下,从北宋中期起,群儒奋起,开创了以已意解经的新时代,他们“融合了儒、释、道思想,其中以儒家的礼法刑政为核心,吸收了道家、道教的宇宙化生模式和佛教的思辨哲学,”⑵逐渐形成了带有两宋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儒学-理学。 理学发萌于唐代中后期的韩愈、李翱。韩愈推崇孟子,表彰《大学》,主张道德修养从“诚意”开始,最后达到“治国”,“平天下”。李翱特别抬高《中庸》,并以此提出“性善情恶”说,使孟子的“性善”论得到全面阐发。他还提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新概念,认为要恢复“天命之性”,必须“不虑不思”,使“情欲”不致发生。理学的真正奠基者是北宋的周敦颐,他借用道教的宇宙生成的模式“绘制”了一幅《太极图》,断言“太极”是派生出阴阳、五行、男女、万物的本原。他还发挥《中庸》的“诚”的修养方法,认为“无欲”才能“主静”,去恶从善。这正是朱熹的“存天理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