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初移民山东历史背景
明初移民山东的历史背景。
元末明初,“山东……数千里沃野之土,自兵燹以来尽化为榛莽之地,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造成这种惨状的主要原因:战祸、天灾、瘟疫!
元末明初,山东惨遭四次战祸。
元朝统治者内讧迭起,诸王争城夺地,相互残杀,特别是帝位争夺一直与元朝相始终,亦使山东百姓陷入战祸。如仅从1308――l333年二十余年间,就换了八个皇帝,这是第一次战祸。
其次,元朝入主中原后,在政治、经济上实行残酷的民族歧视和压榨,将各族人民按贵贱划分四个等级,汉人和南人最下等,致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刘福通、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各树旗反元,群雄割据,战争频繁。以刘福通为首的红巾军势力“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高丽史》)”,从义民众十余万人,与元军奋战十三年之久。其中,毛贵率领的义军自元至正十六年(1356)就转战山东。东路北伐军二次经山东一直打到大都附近之通县,后受挫又败北山东,山东烽烟连年。
其三,朱元璋乘势而起,削平群雄,在最后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其进军计划是:“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撤其羽翼;扼守潼关守之,使关陇之兵不能出关;然后以兵北上,直捣大都”。此次战祸,山东首当其冲。
其四, “靖难之变”使山东又罹第四次战祸。朱元璋死后,长孙明惠帝朱允汶即位,其四叔燕王朱棣起兵争皇位,内战四年。因朱棣遭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兵部尚书铁玄等拼死抵抗,两方动兵几十万,鏖战于济南、济阳、济宁、兖州、汶上、东平、东阿、临清等地,山东再次遭受战争涂炭。
更为可悲的是,人祸连着天灾!
元末明初,中原屡遭水、旱、蝗、疫侵扰,严重程度超过以往历朝。
《元史》记,仅元末40余年,旱、涝灾害,山东18次,河南17次,河北七八次。特别是暴发了被老百姓称为“灭顶之灾”的大洪水。元至正元年(1341)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几乎年年都是特大洪水泛滥成灾,最大的如元至正四年(1344)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同时决口,百姓流离失所45万余户。
元末明初蝗灾也相当厉害,元至正元年(1341)到至正二十五年(1365),大蝗灾有十八九次。特别是元至正十九年(1359),冀、鲁、豫等地水、蝗并至,百姓“大饥”,史记通州有个刘五把儿子杀掉吃了。山东、河南的孟津、新安、渑池等地,屡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
同时,瘟疫肆虐,十四世纪中叶,蒙古高原和华北地区陷入一场空前的灾难当中,鼠疫流行不仅造成中国北方人口大量死亡,还随着蒙古人的征战,引发了欧洲历史上最严重的黑死病流行。直到今天,在华北地区的许多地方,还有关于这一时期瘟疫流行的传说
这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饱受其苦。元至正四年(1344),淮北大旱,接着是铺天盖地的蝗灾,淮北濠州太平乡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不到3个月相继病死,而他连一块掩埋亲人的坟地也没有。朱元璋家破人亡,走投无路,只好剃光脑袋到皇觉寺当和尚。若干年后做了皇帝还念念不忘这一幕悲剧,伤心地说:
生者为衣食之苦,死者急无阴宅之难。吁,难哉!
元末明初水、旱、蝗、疫,再加近三十年战祸,给中原带来毁灭性灾难。当时山东大地,饥寒流殒,积骸成丘,荆榛丛生,草莽弥望,狐兔出没,人烟断绝。
明初大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
明初,承元末大乱之后,山东,河南多是无人之地……
因之,朱元璋坐殿南京第一年就“振恤中原贫民”(《明史?本纪》),并诏谕:
中原之民,久为群雄所苦,流离相望,故命将北征,拯民水火。元祖宗功德在人,其子孙罔恤民隐,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肆行屠戮,违天虐民,朕实不忍……避乱民复业者,听垦荒地,复三年……鳏寡孤独废疾者,存恤之。
此后三年,相继下诏:
齐、鲁之民馈粮给军,不惮千里,朕轸厥劳,已免元年田租,遭旱民未苏,其更赐一年;免南畿、河南、山东、北平、浙东、江西广信,饶州今年田租;赈山东饥,免被灾郡县田租。
而所采取的安邦定国之重要举措,就是明初大移民!
【2】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数百年来,“洪洞大槐树”一直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图腾。但历史的真实是,明初移民始迁地是多源的,仅鲁南,即主要源自三支:
山西洪洞 河北枣强 江苏东海。
同时,亦有远至云南、四川等地的移民,还有众多随卫所设立而迁徒的军丁。
在《大槐树·瓦屑坝·枣林庄――从移民地名解读我国移民史》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曹树基教授考证:
(元末明初)在战乱中得以保全的山西省承担了向华北地区移民的重任。洪洞县成为山西移民最重要的集散地。北平真定府人口损失较小,枣强县对外输出人口与此有关。江南地区的人口输出地主要是江淮之间的空旷区域。只有湖北麻城例外,在战乱中损失较小,战后成为向四川移民的主要地区。
《洪洞大槐树》一文曾这样记述:
正当中原大地战火蔓延、灾荒肆虐的时候,素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学对我启发.doc
- 文化礼仪的的教案.doc
- 文学民间源头论形成与其失误现当代文学论文.doc
- 文化的项目发展战略调查的报告.doc
- 文学洛神萧红苦难人生.doc
- 文明交往礼为先教学的设计.doc
- 文心凋龙的研究课堂电子版-.doc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主题单元的设计.doc
- 文心雕龙版本的目录.doc
- 文明学校事迹的材料.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