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金周至生态的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自金周至生态的报告

来自“金周至”的生态报告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六日) 2013年10月14日,地处秦岭腹地的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层林尽染,风景如画。中午时分,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走出密林,来到老县城村,在这块有名的高山盆地中悠然信步,随后爬上一棵巨大的云杉古树,躺在树杈上睡大觉,直到深夜才自行返回,遁迹大山。 国宝出彩,国人振奋。一时间,“大熊猫逛老县城”成为新闻媒体的热点话题,从中央到地方的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人们在惊喜中对周至县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浮想联翩,愈为关注。 您欲知详情吗?让我们循着大熊猫的踪迹,一起走进黑河源头、渭水之滨,共同听取这一份来自“金周至”的生态报告—— 生态立县写新篇 周至县地处关中中西部,属西安市辖郊县,以山曲水曲而得名。全县总面积297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76.4%;全县共有林业用地218938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964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6.62%,活立木总蓄积达2400万立方米。境内有省属楼观台实验林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市属周至自然保护区、小王涧林场;县属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厚畛子林场、永红林场、渭河林场等林业单位;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植物园—秦岭国家植物园。周至林区主要位于黑河源头,直接担负着建设、保护水源涵养林,保证向西安市安全供水的重大责任,生态区位特殊而又重要,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点生态示范县,以林业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历来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 2010年5月23日,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只身来到周至县考察调研林业生态建设情况。当天上午,他在老县城进行实地考察后,来到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中心站职工食堂,和大家亲切交谈,嘘寒问暖,详细了解同志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和大家共同用餐,合影留念。当天下午,赵书记又来到厚畛子镇林改办,详细了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并对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指示。 2012年7月10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来到周至调研,强调周至一定要“叫响生态立县”。他指出:“生态立县,保护这一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非常重要,是周至人民的历史责任。我们把这里的生态保护好了,就是对西安的贡献,对陕西的贡献,对全国的贡献。周至把水源保护好,就是对西安人民的最大贡献”。 十多年来,周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周至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把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立县之本”的高度来抓。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以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涵养水源能力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奋斗目标,以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保障西安水源地生态安全,加快发展县域林业经济为中心任务,认真搞好森林培育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加快林业产业建设,在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周至的顽强拼搏中不断取得新成绩,县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质量不断提高。正如县委书记王碧辉总结的那样:“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目前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北部平原和沿渭地带以农田林网、苗木花卉为主,中部塬区和秦岭北麓山脚线以百里杂果林带为主,南部山区以水源涵养林为主的良好生态格局,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县。今日的‘金周至’,同时也被誉为西安市‘最大的自来水库’、‘最大的天然氧吧’、‘最大的生态花园’。这是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大政方针,积极推进生态建设的结果,林业功不可没”。 巍巍秦岭青山在,莽莽林海绿水来;涓涓甘霖润物去,滔滔黑河流万代。周至良好的生态环境,涵养了西安城市发展的生命之水。自2002年黑河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以后,周至每年向西安供水3亿多吨,占西安市饮用水80%以上。襟山带河,倚林献水,这里既有周至人民的拼搏进取,也有周至人民的牺牲奉献。 为了满足保护水源地的需要,一个又一个工业项目被拒之于周至的“生态门槛”之外,导致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短板”,财政减收数以亿计,生态大县成为财政穷县。 为了保护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保证西安市用水安全,周至县多次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治理污染源,关停黑河库区“农家乐”100多家。 黑河水库截流以后,周至县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平均下降达5—10米,黑渭河畔昔日的水乡泽国,如今也连年受到干旱的威胁和困扰。 2000年国家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后,周至林区全面禁伐,国有林场收入锐减,经济困难。目前,县属国有林场职工月平均工资仅2100元,低于标准工资三分之一。 面对这些沉甸甸的数据,周至人民感受到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压力。但周至人民并没有因此感到失落,而是打心底满怀着奉献者特有的那种责任感和自豪感,感受到了奉献中的幸福与满足。 造林绿化筑长城 植树造林是林业工作的永恒主题和中心任务。周至人民大力发扬“愚公”精神,年复一年狠抓造林绿化,实现了森林资源总量的持续增长,筑就了保障水源地生态安全的绿色长城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