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县九合镇大学生科技致富的项目建议书.docVIP

皋兰县九合镇大学生科技致富的项目建议书.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皋兰县九合镇大学生科技致富的项目建议书

皋 兰 县 九 合 镇 农村大学生科技示范工程 项 目 规 划 书 2010年11月 皋兰县九合镇农村大学生科技示范工程 项 目 规 划 书 项 目 名 称:九合镇中心村新品种实验示范推广项目 项目实施责任人:中心村书记助理 袁 辙 项目实施监督人:九合镇党委书记 赵荣明 创业技术指导人:九合镇农技中心主任 张银林 特邀技术指导人:县农技中心农艺师 辛桂英 镇农技中心农艺师 魏同岳 (九合镇中心村包村农技指导员) 项目支持单位:皋兰县委组织部、皋兰县九合镇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中心 项目实施地点:九合镇中心村 项目项目建设年限:一年 项目申报时间:2010年11月日”达800人以上。每年为我镇500座高架大棚提供优质的苗木,提高苗木成活率,解决群众一家一户育苗难的问题,节省拉运费用,提高生产效益。选育的新优品种,将极大地改善我镇高架大棚生产的品种结构。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市场,提高我镇设施农业知名度,增强设施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提高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带动周边群众大力发展高效城郊农业,促进我镇设施农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九合镇立足优越的区位、资源、生态优势,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托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整合项目资金,鼓励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先后在兰沟、钱家窑、中心、高山等村累计发展设施农业2131座,其中:日光温室388座,高架大棚1743座。特别是近年来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兰沟村、钱家窑、头沟村设施农业面积达到了1200亩,已成为全县“四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区”之一,户均基本达到了1亩设施农业,种植的辣椒、西红柿、西甜瓜在兰州市场及广州等沿海地区倍受欢迎,2010年亩均日光温室收入2万元以上,高架大棚收入1.5万元以上,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但我镇及周边地区没有规模较大的育苗基地,每年春季群众扣棚栽苗时,都需从安宁、秦川、榆中等地购苗,受地域差异、拉运等因素影响,幼苗成活率低且质量没有保证,每年都有“坑农”、“骗农”事件发生;加之,周边一些育苗基地缺乏新、优、特品种的试验推广,这已成为制约我镇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2010年8月,我镇80后到村任职大学生袁辙深入调研、走访群众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积极向县委组织部、镇政府领导建言献策,写计划、提方案,建议恢复我镇已废弃8年的3座育苗温室,其中:2座用于育苗,1座用于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镇政府领导在收到这一实际性建议后,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与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作实施,以镇农技员、到村任职的“80后”大学生、农户、县科技特派员构成的“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多方筹措资金,展开育苗温室恢复和中心村新品种实验示范推广项目的申报工作。 三、建设规模及投资概算 恢复育苗温室3座,其中:2座用于辣椒(航椒三号、五号,陇椒二号、五号)、番茄(新红旗、甲红宝)、西甜瓜(新奇二号、甘甜一号)等新品种的育苗,1座用于薄皮核桃、美国红提等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邀请农科院农技专家完成新品种科研、配合镇农技培训学校实地培训农业技术员、“土专家”达800人以上,每年为我镇500座高架大棚提供优质的苗木,带动周边群众大力发展高效城郊农业,促进我镇设施农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1、恢复育苗温室3座,需资金3.5万元; 2、焊制育苗床660m2,需资金5.5万元; 3、购置育苗盘7000个,需资金2万元; 4、肥料、棚膜、卷帘机、保温被等,需资金5万元; 5、购置加温设施2套,需资金1万元; 6、新建蓄水池及铺压管道,需资金2万元; 7、航椒三号、五号等新品种苗木购买1.8万元 8、邀请农科院专家学者、县农技指导员开展专业讲座, 培训农民技术员、“土专家”, 宣传等费用1.2万元; 经概算,共需资金22万元,其中:申请县委组织部支持3万元,上级财政部门扶持12万元,镇政府自筹7万元。 四、项目建设及实施进度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2010年月)”达800人以上。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种植技术、管理方法,有选择性的试种、学习,提高种植农户的自身技术,完善管理方式。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提高示范基地的档次,切实起到做农民看、带农民干的示范作用。 宣传推介阶段(2011年3月—2011年9月) 九合镇中心村新品种实验示范推广项目,采取与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作,以镇农技员、到村任职的80后大学生、农户、县科技特派员构成的“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真正把大学生的先进理念、先进知识融入到带领全镇群众致富的热潮中。一是宣传农业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做到与农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