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及铣螺栓座面夹具设计汇
1前 言 2
2绪论 概述 3
2.1柴油机发展概况 3
3 设计任务书 7
3.1柴油机参数说明 7
3.2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作用 8
3.3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 8
3.4连杆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 8
3.4.1连杆组的结构特点 8
3.4.2连杆的技术要求 9
4 工艺路线的拟定 11
4.1 年产量和批量的确定 11
4.1.1 生产纲领 11
4.1.2生产类型 11
4.1.3平均流水节拍 12
4.1.4批量的确定及生产间隔期 12
4.2毛坯的选择 13
4.3定位基准的分析 14
4.3.1连杆加工工艺特点及分析 14
4.3.2连杆机械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15
4.4工艺路线的拟定 16
4.4.1工艺路线的分析 16
4.5工艺卡片的填写 22
4.5.1机床的选择 23
4.5.2刀具的选择 23
4.5.3夹具的选择 23
4.5.4刀具尺寸的确定 24
4.5.5毛坯余量及加工余量的确定 24
4.5.6切削用量的确定 26
4.5.7有效功率的计算 27
4.5.8零件加工时间的计算 28
4.6工艺设计的整体评估 29
5 夹具设计 30
5.1 夹具的整体设计 30
5.1.1夹具设计分析 30
5.1.2定位、夹紧方案的确定 31
5.1.3夹紧力的计算 32
5.2夹具的装配 33
5.2.1局部装配 33
5.2.2整体装配 33
5.3夹具的经济性分析 33
6 零件的检验 34
7 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的发展展望 34
参考文献 35
致 谢 36
附 录 37
1前 言
跨入二十一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前的中国作为一个社会持续进步,经济稳步增长的楷模,随时迎接着世人或挑剔,或羡慕的眼光。我们和祖国一起站在新世纪的起点,面对着迎面而来的机遇和挑战,除了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才干,更要看清当前世界发展的形势。国家经济政治要强大,必须有强有力的重工业作为支撑。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便成了一个摆在我们眼前的鲜明目标。
为响应这一要求,无数工人、技术人员正在辛勤的抛洒着汗水,释放着自己的智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作为一名吉林农业大学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当然也希望能尽微薄之力。鉴于此,在调研一汽大柴二金工车间柴油机连杆机械加工工艺基础上,对柴油机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进行一些分析与研究。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还没有任何实际经验,要说马上就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什么高深的研究设计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想这次毕业设计的目的重点不是看我这次设计的高瞻远瞩性,因为毕竟自己经验以及知识非常有限,做出来的结果不可能尽善尽美;重点是要我们学会利用校内的大量资源和所能接触到的书籍、媒体,更系统地掌握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利用毕业设计的机会锻炼自己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工作的大致程序,也能初步积累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必备的经验,以便为日后离开校园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以我们现在的程度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机械领域的有用之才。
这次设计历时三个月,主要完成的任务有: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选择其中一道工序——铣螺栓座面,进行夹具设计;进行说明书的编写工作。在工序编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结合中国机械行业现行的技术及装备条件;在夹具设计过程中使用了当前普遍使用的AutoCAD。
中国现在处于飞速发展和向世界市场全面进军的阶段,需要国人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中去。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时代,各个国家的竞争异常激烈,归根结蒂是经济上的竞争。一个国家只要综合国力强大,则其他事业也随之繁荣,因为政治是为经济服务,只要经济真正繁荣,那么国家也就能真正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方略。而通过历史可以清晰看到,每当一个朝代经济突飞猛进的时候,那么这时也是文化走向繁荣的转唳点。总之,衷心希望中国的机械行业能蒸蒸日上,引领世界的机械事业共同前进。
2绪论 概述
2.1柴油机发展概况
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的一团蒸汽发展为至今的柴油机,可谓历程坎坷,浸有数代科学家及工程师的心血,而至今仍在发展中。
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因为它是人类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实现了动力来源的质的飞跃。蒸汽机时代,设置锅炉,将燃料置于其内燃烧以产生蒸汽,再将蒸汽导入蒸汽机中作机械功。这种设计,因为有锅炉的存在,所以整个装置体积庞大,燃料效率低。人们就试想将燃料直接加入发动机内部而进行热功转换——这就产生了内燃机。
内燃机,是在机器内部进行燃烧的发动机,相对于外部燃烧的蒸汽机来说,而称为内燃机。1878年,鄂图(Otto)[1]继承前人成果,成功研制了以煤气为燃料、电火花点燃的四冲程内燃机——成为发动机发展历程的里程碑。不久,有人提出利用气缸内压缩空气的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英语全学期课时作业练习题.doc VIP
- 电气控制与PLC教案.pdf VIP
- NBT20277-2014 A240(S32101)双相不锈钢焊接规范.pdf VIP
- 2025秋人教版(PEP)(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docx VIP
- 初一英语文化课件.pptx VIP
- 高标准农田监理大纲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第一单元 第1课《可爱的我们》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25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pdf
- 2025云南省中职职教高考职业技能考烹饪类专业理论测试模拟05.doc VIP
- 客服人员心态与沟通技巧培训PPT.pptx VIP
- 农村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