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CPIII测量技术设计书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铁路CPIII测量技术设计书汇

新 建 铁 路 连云港至盐城客运专线 加密及轨道控制网 测量技术设计书 陕西兆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测绘资质证书 乙级 6111988 2017年2月 西安 新 建 铁 路 连云港至盐城客运专线 加密及轨道控制网 测量技术设计书 陕西兆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文 件 编制单位: 陕西兆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编 写: 何春利 复 核: 王永乾 目 录 1 任务概述 1 1.1 测绘范围 1 1.2 工作量 1 1.3工程阶段 1 1.4 工程概况 1 1.4.1 线路概况 1 1.4.2主要技术标准 1 1.4.3重点工程 2 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 2.1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2 2.2 已有资料情况 2 3 引用文件 2 4 坐标系统 3 5 技术要求 3 5.1 CPⅡ及二等水准加密测量 3 5.1.1 加密测量前提条件 3 5.1.2 加密点埋设 3 5.1.3 加密CPⅡ观测 4 5.1.4 加密CPⅡ数据处理 4 5.1.5 加密水准基点观测 5 5.1.6 加密水准基点数据处理 6 5.1.7 三角高程上桥 6 5.2 CPⅢ测量 7 5.2.1 CPⅢ点布设 7 5.2.2 CPⅢ标准件 8 5.2.3 CPⅢ控制网区段的划分与衔接 9 5.2.4 CPⅢ控制网平面观测 11 5.2.5 CPⅢ控制网平面数据处理 14 5.2.6 CPⅢ控制网水准观测 15 5.2.7 CPⅢ控制网水准数据处理 16 5.2.8 CPⅢ网的复测与维护 17 5.3 质量、进度、安全及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17 5.3.1 质量控制措施 17 5.3.2 进度控制措施 18 5.3.3 安全控制措施 18 5.3.4 环境保护控制措施 18 5.4 质检验收 18 5.4.1质 检 18 5.4.2验 收 18 5.5 上交和归档成果(或产品)内容及其资料内容和要求 19 附1:新建铁路连云港至盐城线GPS点之记 20 附2:新建铁路连云港至盐城线GPS观测手簿 21 附3:CPⅢ观测手簿及点位记录表 22 1 任务概述 1.1 测绘范围 新建连盐铁路站前工程LYZQ-Ⅱ标段赣榆北至响水段正线(双线)里程范围: DK144+800~DK224+181(不含连云港站) 1.2 工作量 现场测量进度根据铺轨计划划分为三个区段: 1) DK001+752.9~DK053+547.0,计51.795km秦沙河特大桥至新沭河特大桥3盐端); 2) DK053+547.0~DK112+893.2,计59.346km新沭河特大桥3盐端至盐河特大桥盐端); 3) DK112+893.2~DK144+800.0,计31.907km盐河特大桥盐端至红卫河框架中桥盐端)。 1.3工程阶段 施工铺轨期间。 1.4 工程概况 1.4.1 线路概况 连盐铁路正线长232.2公里,其中,连云港市境内约为129.2公里,线路自陇海铁路连云港站引出,途经连云港市的灌云、灌南两县,盐城市境内线路约103公里,经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5县和亭湖区,到达新长铁路盐城北站。 本次测量范围为赣榆至响水段,线路全长约143公里。 1.4.2主要技术标准 连盐正线为国铁Ⅰ级,客货兼顾,双线电气化,设计速度200km/h;支线为国铁Ⅱ级,单线电气化,设计速度120km/h。正线基本设计参数如下: 铁路等级:Ⅰ级; 正线数目:双线; 正线间距:4.4m; 限制坡度:6‰; 设计区段速度:200km/h;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 1.4.3重点工程 在本线特长桥梁上工作,应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执行相关测量规范。 2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 2.1 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无崇山峻岭,地势平坦,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年平均气温为14.1℃ ,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区形成一暖中心。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1月最低。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在906毫米—1007毫米之间。降水分布特征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降水年内变化明显,夏半年降水集中。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降水年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达1700毫米以上。年平均风速在2.9米/秒~3.6米/秒,以偏东风和西南风为主。测区内河流密布,水系发育,全线基本为水田,河流内水较深,跨河桥较少,给测量带来不便。 2.2 已有资料情况 全线精测网建网资料及2015年复测成果资料; 3 引用文件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