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浇混凝土裂缝QC39
降低楼板裂缝发生率 工程简介: 富康小区新增地块31#楼位于烟台市开发区富康小区,建筑层数地上29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86.6m,楼板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普通硅酸盐混凝土,施工方法为泵送。 为了减小现浇混凝土混凝土结构裂缝,达到《烟台市质量通病防治办法》的规定及国家规范要求,在2014年5月成立了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率的QC小组。 QC小组概况 选题理由 现状调查 我们对在建工程31#楼进行调查,31#楼建筑面积为352,我们以每个房间为一检查点,通过使用SW-LW101裂缝探测仪检测和浇水法共调查5层,通过总共170个点。 我们将裂缝宽度在0.1mm-0.2mm之间的进行统计,做成裂缝频率统计表 定义 根据上表数据绘制出墙板裂缝部位排列图。 设定目标 量化标准:将其发生率由17.64%降到5.%以内。 目标值论证 原因分析 分析:通过排列图我们看出:A类因素对应于累计频率0-80%是引起砼楼板裂缝的主要因素(第1、2项);B类因素对应于累计频率80%—90%为次要因素(第3);C类因素对应于累计频率90%—100%为一般影响因素(第4、5项)。 结论: 我们将A类因素作为重点控制,将其进行进一步的分解、细化; B类因素作为次重点,进行一般控制。 要因确定表 我们Qc小组通过经验法、现场调查等方法,集思广益总结出以下原因,整理成要因确定表,如下: 根据实施情况我们小组对楼板混凝土浇筑后情况进行了效果检查。 1、楼板混凝土工程于十三层、十四层施工完成,小组讨论后会同监理一起对31#工程混凝土浇筑后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观察,共检查记录51处,均未发现裂缝,详见检查记录汇总表。 本QC小组通过此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了巩固取得的成果,将本次活动的原始数据资料详细整理,并归类分析,优化施工工序。为以后标准化施工提供素材,并在全公司予以推广。 通过此Qc小组活动的开展,我们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是在楼板平整度比较差,我们小组计划下一课题是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工具 目标 检查数 检查结果 1 表面温度收缩裂缝 SW-LW101裂缝探测仪、水桶 14 1 2 表面规则裂缝 15 0 3 麻面、蜂窝 8 0 4 贯穿裂缝 2 0 5 其他 2 0 楼板裂缝检查记录 百分比 % 60 40 17.64% 20 10 以往的缺陷 目 标 实施后 5% 2% 完成目标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混凝土裂缝发生率为1.96%,小于目标值。 我们完成目标 2、总结 十一、下一步打算 《薄膜覆盖法平整度的控制》 模板来自于 * 模板来自于 * 模板来自于 * ---------福康四期项目部 对施工过程实施控制 组员 技术员 本科 25 王洪斌 5 质量检查 组员 中级工程师 专科 32 苑国涛 4 资料收集与信息反馈 组员 助理工程师 大专 24 尚志勇 3 技术指导 组员 助理工程师 本科 32 王晓杰 2 全面工作 组长 助理工程师 专科 30 周明 1 成员分工 小组 职务 职称 文化 程度 年龄 姓名 序号 平均受QC教育时间:64h 5 人 小组人数 2010年5月至11月 小组活动时间 HQ-2014-2 注册编号 现场型 课题类型 2014年 成立时间 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率 课题名称 富康小区新增地块31#楼 QC小组 小组名称 通过此图片可以看出,我们传统的施工工艺存在很多问题 。 1、 传统的机械收面和人工二次收面工作,不可能有效的防止混凝土的裂缝。 2、混凝土裂缝已成为质量通病,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以及降低其主体使用寿命。 3、公司要求:工程部对于混凝土混凝土表面裂缝质量提出了要求 4、提高团队建设,增加团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表一 裂缝频率统计表 序号 项 目 检查点 频数 频率 累计频率 1 表面温度收缩裂缝 34 17 50 50 2 表面规则干塑裂缝 34 10 29.41 79.42 3 麻面、蜂窝 34 4 11.76 91.18 4 贯穿裂缝 34 2 5.88 97.06 5 其他人为因素 34 1 2.94 100 6 合计 170 30 制表人:尚志勇 裂缝在结构表面出现,形状很不规则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类似干燥的泥浆面。大多在混凝土浇筑初期(一般在浇筑后4小时左右),当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