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2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课件 (共38张PPT)
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例如,在鱼类的捕捞问题上,人们总是希望每年既能捕捞到较多的鱼,又不危及鱼类种群以后的持续生存,也就是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捕捞量。这就需要研究捕捞量与种群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调查种群的现有数量,对种群的数量变化作出预测等。因此,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意义 在自然界中,由于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种群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有的呈季节性消长,有的呈不规则波动,有的呈周期性波动,有的甚至会出现暴发或消亡。这些变化主要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种群数量的变化: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培养液)来培养 (2)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 2、目的: 初步学会酵母菌等微生物的计数及数量变化曲线的绘制 3、实验步骤: (1)?取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到试管中 (2)将酵母菌接种到试管内的培养液中并混合均匀 (3)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7d。 (4)每天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所得数值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用显微镜观察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已知小方格内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算出培养液体积,换算出10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 4、注意事项 (1)利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点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结果最好以记录表的形式来记录。 (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也不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5.表达和交流 (1)根据实验数据可得的增长曲线。 (2)?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先上升再降低 (3)??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有营养物质、温度、pH及有害代谢废物等 特别提醒 在换算成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测定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是在恒定容积的培养基中培养测定的,与自然界中的数量变化有差异。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大肠杆菌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分裂次数 数量(个) 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 1 2 3 4 5 6 7 8 9 1、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为min)产生后代的数量。 2.n代细菌数量Nn的计算公式是: Nn 3.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1×2n 解:n= 60min x72h/20min=216 Nn=1×2n =2216 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 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曲线图: 直观,但不够精确。 数学公式: 精确,但不够直观。 Nn =1×2n 细菌数量 数学模型: 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数学模型的形式可以分为曲线图、方程式、柱形图等。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现代生态学家在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1、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 问题:细菌数量怎样变化的? 2、提出合理的假设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3、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建立数学模型) 列出表格,根据表格画曲线,推导公式Nn=2n(N代表数量,n表示几代) 4、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严格来说,符合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的种群仅限于“世代不相重叠的离散型增长的生物种群”。 数学模型的形式: ⑶曲线图 ⑴数据分析表格式 ⑵数学方程式 Nn=2n 时 间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细菌数量 方程式——精确 曲线图——直观 ⑷柱形图 细菌的数量/个 理想条件下细菌数量增长的推测:自然界中有此类型吗?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实例1:澳大利亚野兔 实例1:澳大利亚本来并没有兔子。 1859年,24只欧洲野兔从英国被带到了澳大利亚。这些野兔发现自己来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共17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共29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苏科庚共15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执信谢莹莹 共20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2章 章末整合提升.pptx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3.1 细胞膜 系统的边界课件 (共36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1章 第2节 .pptx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2章 第4节.pptx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2章 第5节.pptx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第2章 第1节.pptx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共38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同步探究课件 (共38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4群落的演替替(共18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2《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共27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共18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课件 (共19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1《种群的特征》课件 (共35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必修3复习课件第3、4、5节 (共30张PPT).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共26ppt(有新颖的导入).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4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课件 (共45张PPT).ppt
最近下载
- 额颞叶出血个案护理.pptx VIP
- 浅谈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PPT.pptx VIP
- 湖南省2025年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北师版初中数学第4讲 乘法公式一完全平方公式--尖子班.docx VIP
- 云原生应用封装与部署技术.docx VIP
- 表c3-2安全教育记录表表c3-2安全教育记录表.doc VIP
- 小学数学思维校本课程教材.pdf VIP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synchroflow协同工作流管理系统.pdf VIP
-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检测试卷(5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