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3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动、植物激素的比较 生长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萘乙酸 ( NAA ) 2,4-二氯苯氧乙酸( 2,4-D ) 生长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的具有与IAA 相似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之一 促进幼苗生根 促进插条生根 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之二 防止落花落果 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之三 ——培养无子果实 生长素 生长素 子房 子房壁 胚 珠 果皮 种子 果实 胚 珠 (含卵细胞) 子房壁 子房 果皮 种子 果实 子房发育成果实,所需的生长素由__________提供。 胚珠要发育成种子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 发育的种子 已经受精 一般情况下,果实会不会无籽? 要想培育出无籽果实,有什么办法? 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之三 ——培养无子果实 方法: 去雄(花蕾期)→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无籽番茄 无籽辣椒 无籽黄瓜 实例: 无籽西瓜 培育过程 秋水仙素处理 二倍体 联会紊乱 花粉刺激 三倍体结实 2N 2N 4N 3N 2N 无籽果实 秋水仙素处理 × 花粉刺激 联会紊乱 结无子果实 正常番茄体细胞有12对染色体。要得到番茄的无子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滴在雌蕊的柱头上,此无子番茄果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 如果用多倍体育种方法得到无子番茄,果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 A. 36条 B. 24条 C. 12条 D. 6条 B A 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之四 除草剂 -高浓度2,4-D溶液 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浓度 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浓度 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浓度 杂草。右图表示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选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应当是(??? ) D *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在单侧光的照射下, 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向光性- 植物的向光性 刺激: 应答: 下部伸长区不均匀生长 (背光侧快于向光侧) 单侧光 弯向光源生长 根尖 胚芽鞘 1880,达尔文的实验 胚芽鞘的尖端与生长有关。 胚芽鞘感受单伸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胚芽鞘接受刺激的部位是尖端还是下部伸长区? 尖端接受单侧光刺激后,怎样影响下部伸长区生长? 1910,詹森的实验 胚芽鞘尖端通过产生某种物质向下运输来影响下部的生长。 云母片-物质不能透过; 琼脂片-物质可能透过。 1914,拜尔的实验 尖端产生的物质在下部分布不均匀导致不均匀生长。 尖端产生的物质向下运输,怎样导致伸长区不均匀生长? 1928,温特的实验 改进 温特将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假设一:单侧光能促使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假设二:单侧光促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 结论:单侧光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 (横向运输) 单侧光怎样使生长素在背光侧比向光侧分布多。 光 ↑ ↗ 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的部位是尖端还是下部? 光 结论: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 云母片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生长素在哪里产生? 感受单侧光刺激在哪里? 生长部位在哪里? 单侧光作用效果是什么?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背光侧和向光侧哪个生长快? 尖端 尖端 下部伸长区 生长素在尖端发生横向运输: 使生长素背光侧比向光侧多。 促进生长 背光侧 光 注意: 1、有光、无光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 2、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能透过琼脂。 3、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也能使去尖胚芽鞘生长, 但是不能感受单侧光刺激。 ↑ × ↗ × ↗ ↑ ↑ × 光 × ↖ ↗ 光 光 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两个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总产量相同): 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缓慢) 1880,达尔文 1910,詹森 1914,拜尔 1928,温特 ……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1934,郭葛的发现: 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 --吲哚乙酸(IAA) 后来,科学家从植物体内先后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吲哚乙酸(IAA) 、苯乙酸(PAA) 、吲哚丁酸(IBA) 生长素 de 合成: 生长素 de 运输: 原料: 色氨酸 部位: 幼嫩的芽和叶、发育的种子 纵向 横向: 幼嫩部位: 成熟组织: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通过韧皮部运输 单侧光、重力、离心作用 (主动运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唐山市实验课程创新比赛原创课件-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4张PPT).pptx
-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网校2015-2016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课件: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共26张PPT).ppt
- 名校联盟黑龙江省大庆外国语学校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课件.ppt
- 固定化酶与细胞.ppt
- 基因对蛋白质形状的控制2 .ppt
- 基因工程—大庆市比赛课件.ppt
-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课件 4.ppt
- 四川省成都市新区香城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课件(共53张PPT).ppt
- 名校联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县第一中学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件.ppt
- 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 课件 2.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