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共43张PPT).ppt

浙科版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共43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科版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共43张PPT)

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DNA连接酶的作用过程 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的比较 DNA聚合酶 运载体 大肠杆菌中EcoRI限制酶的作用过程 大肠杆菌中EcoRI限制酶的作用过程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 第二步:形成重组DNA分子 第三步: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第四步: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第五步:目的基因的表达 二、基因工程操作步骤: 第一步:获得目的基因 1.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 ) A.将目的基因从染色体上切割出来 B.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核苷酸序列 C.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2.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B.载体与目的基因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 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D.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入受体细胞需检测 4.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整合到棉花细胞中,为检测实验是否成功,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棉花植株是否有( ) A.抗虫基因  B.抗虫基因产物 C.新的细胞核 D.相应性状 5.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时的受体细胞是( ) A.受精卵   B.精细胞    C.卵细胞   D.体细胞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①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 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方法: 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 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未知的 基因DNA文库的构建 将总DNA经过酶解,分离不同长短的DNA片段。包含的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在质粒或噬菌体载体上,转染细菌或体外包装到噬菌体颗粒上便构成了该生物的基因文库。 第二步:形成重组DNA分子 质粒 DNA分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 两个切口 获得目的基因 DNA连接酶 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同一种 一个切口 两个黏性末端 二、基因工程操作步骤: 第三步: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动植物细胞等 方法举例: 载体:质粒; 宿主细胞:大肠杆菌; 处理方法:氯化钙; 目的:增加细胞壁透性; 二、基因工程操作步骤: 第四步: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筛选原理: 质粒(载体)上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 受体细胞本身不能抵抗抗生素(不具有抗生素抗性基因), 因此只有导入重组DNA分子(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才能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生存! 二、基因工程操作步骤: 四环素 抗性基因 氨苄青霉 素抗性基因 第五步:目的基因的表达 成功标志: 在受体细胞中产生人们需要的功能物质! 二、基因工程操作步骤: B 随堂练习 A 3.基因工程中常见的载体是( ) A.质体 B.染色体 C.质粒 D.线粒体 C D A * 第一章 基因工程 第一节 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原理: 操作水平: 结果: 基因重组 DNA分子水平 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一、基因工程 1、概念: 基因工程的产物 1.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 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 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 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认定 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 1928年 格里菲思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944年 艾弗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952年 赫尔斯和蔡斯 DNA的双螺旋结构 1953年 沃森和克里克 DNA的分子结构 A C G T C A G T A T 磷酸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磷酸二酯键 氢键 A T DNA RNA 蛋白质 转录 翻译 逆转录 遗传信息传递方式 3.基因工程创建的技术保障 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针线:DNA连接酶 运输工具:质粒等 一、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2、定义: 能够特异性识别和切割DNA分子内一小段特定核苷酸序列的酶。 3、特点: 特异性,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对DNA分子上不同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识别和切割。 6、意义: 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基因,使DNA重组成为可能。 产生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5、结果: 1、分布: 主要在微生物中。 4、作用部位:主链(磷酸二酯键) 要想获得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酶切几个切口?可产生几个黏性末端? 要切两个切口,产生四个黏性末端。 如果把两种来源不同的DNA用同一种限制酶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