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1篇基础运用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复习课件5.pptVIP

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1篇基础运用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复习课件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1篇基础运用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复习课件5.ppt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3.对偶与排比:对偶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对偶与排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两个……”,一个是“三项或三项以上……”。 另外,要注意“像”字句和比喻句的区别,不要把含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它们也可以表示比较,表示推测、揣度,表示列举,表示想象等。也就是说,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利用它们之间的某一方面的相似点来打比方,就构成了比喻;同类性质的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当堂检测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1. [2017?通州区一模]中国古代诗人常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表达效果。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C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解析] C项所用修辞为对偶。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2. [2017?东城区期末]品茗会友是文人生活中的一件雅事,不少诗作就是在悠悠茶香中酝酿出来的。对下面与茶有关的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唐?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理解:“谁解助茶香”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慨叹世人很少有人能品鉴茶的香味和其中蕴含的真谛。 B.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宋?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理解:“从来佳茗似佳人”把好茶比作美人,形象地写出好茶的美味,令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C.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盘香的烟)来。 (宋?张镃《竹轩诗兴》) 理解:“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叶子的声音与升起的烟缕相伴的动态。 D.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理解:“碧云引风吹不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碧绿的茶水,热气袅袅不断的样子。 C 答案: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解析] C项“夸张”有误,应为“拟人”。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3.[2017?顺义区期末]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①白云依依,轻风袅袅。②江湾里停泊的龙舟盛装待发:红面黑须的洪圣神龙,昂首挺胸,威武无比;娇艳无须的天后神龙,鳞甲斑斓,灵气逼人;童面稚气的哪吒飞龙,翘起龙尾,英姿飒爽……③随着发令枪响,龙舟扬帆鼓棹,犹如一条条出海蛟龙,激起团团雪白浪花。④只见,锣鼓手端坐舟前,号子鼓点,时急时舒;桡手们聚集舟中,听令而动,挥桡划桨;招子手稳立舟尾,把舵定航,胜券在握。⑤江心,桡楫击浪,龙舟竞渡;岸边,呐喊震天,人头攒动……⑥如此热烈壮观的龙舟赛,怎不令人惊叹震撼?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A.第②句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龙舟色彩艳丽、形貌各异的特点,也写出了龙舟盛装待发的气势。 B.第③句把起航的“龙舟”比作出海的“蛟龙”,生动地写出了龙舟竞发、浪花翻腾的壮观场面。 C.第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龙舟曲折前行、赛手口号声声的激烈场景,语言凝练,节奏感强。 D.第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龙舟赛热烈壮观的场面让人震惊赞叹,极具感染力。 C 答案: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解析] C项“曲折前行”有误。 * 专题一 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五)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考向探究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2017年北京中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采用了和2015年一样的考点,选择了比喻这一种修辞手法进行重点考查,体现了对比喻这一重点修辞手法的重视。近五年北京中考对此考点多次涉及,一般是和其他修辞手法一起考查,主要考查的是考生对修辞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分值为2~3分。 考向1 比喻的运用 专题一┃基础积累与语言运用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考向探究 1.[2017?北京]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ld1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