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苯基马来酰亚胺合成方法.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苯基马来酰亚胺合成方法

N-苯基马来酰亚胺合成方法的改进 目 录 1.引言 N-苯基马来酰亚胺(简称N-PMI)熔点88-90℃,外观为黄色针状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和甲苯等,是一种强的亲二烯体。N-PMI被广泛用于高分子材料的耐热改性,提高耐热性,它还可作为树脂中间体,用于制造黏合剂,硫化交联剂,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还用于植物生长促进剂等。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N-PMI的合成工艺主要有一步法和两步法。一步法是最早制备N-PMI的方法。该方法的缺点是产率低,只有5%?8%,这主要是由于反应中同时有中间体N-苯基马来酰胺酸的聚合反应,生成了大量的黑色树脂状物。两步法主要分为:1.共沸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N-PMI的主要方法,其缺点是存在副产物、共聚现象和成本较高等问题。2.醋酐法,缺点是需要使用化学计量下的脱水剂醋酐,溶剂回收率不高且成本较高。3.酯化法,缺点是步骤较多,成本较高。 本课题采用醋酐法制取N-PMI,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溶剂、催化剂进行优化,使N-PMI的收率大大提高。改进后的工艺中,(1)溶剂毒性小且能够回收利用,后处理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2)采用三乙胺和醋酸镍为共催化剂,反应速率提高。 2.实验部分 2.1.主要试剂 马来酸酐、苯胺、丙酮、醋酸酐、醋酸镍、三乙胺等均为分析纯。 需补充主要仪器及仪器型号 2.2.实验步骤 用电子天平称取5.4g马来酸酐加入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装置的100mL三口烧瓶中,再加入50mL丙酮,搅拌使之溶解。在搅拌、冰水浴冷却下用滴液漏斗缓慢滴加4.7g新蒸苯胺和10mL丙酮的混合液,滴加过程中体系温度控制在10℃以下,有大量黄色沉淀产生。撤去冷却装置,加热回流在55~60℃下0.5h,补加5mL三乙胺、12mL醋酸酐和3.5g醋酸镍,体系呈绿色浑浊,继续回流2.5h。 冷却后,将产物倾入大量冷水中快速搅拌,有黄色沉淀生成,抽滤,水洗至中性,烘干,得7.36g黄色粉末,即产物N?苯基马来酰亚胺。产率约为89%,m.p. 87~89℃。 3.结果与讨论 3.1.N-PMI的合成 马来酸酐与苯胺反应生成中间产物N?苯基马来酰胺酸,这一步反应很激烈,滴加苯胺时体系会放出大量热,需冰盐水浴冷却,保持反应体系温度在10℃以下。生成的N?苯基马来酰胺酸不溶于丙酮,呈黄色沉淀出现。中间体N?苯基马来酰胺酸不必分离,直接在反应体系中加催化剂脱水闭环,生成最终产物N?苯基马来酰亚胺。关于催化剂,部分文献(该处请将引用的文献体现出来)选择醋酸钠与三乙胺为共催化剂,本文用该共催化剂做过试验,发现醋酸钠与苯胺的摩尔比约为0.7:1方能起到催化作用,且产率较本实验结果低,因此本文选择醋酸镍和三乙胺为共催化剂。通过蒸馏回收溶剂丙酮,方便再利用。 3.2.N-PMI的表征 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红外光谱如图1所示。在3120cm-1~3060cm-1间出现的峰是苯环或C=C上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714cm-1处为C=O的特征吸收峰,1593cm-1、1505cm-1、1455cm-1 处为苯环骨架的特征吸收峰,2098cm-1、1974cm-1、1898cm-1处为苯环骨架的倍频吸收,1397cm-1、1255cm-1处出现了C=N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143cm-1处为双键的的δC?H,755cm-1、696cm-1为单取代苯环的δC?H吸收,与目标产物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结构相符。 图1 N ?苯基马来酰亚胺的红外光谱 Fig. 1 FT-IR of N ? phenylmaleimide 其核磁谱图如图2所示,δ7.491ppm~7.322ppm多重峰为苯环上的5个氢的化学位移,δ6.839ppm、δ6.836pp对应的是烯烃=CH?的2个氢,其余峰为溶剂峰。 由红外谱图和氢核磁谱图可以看出,合成的物质为目标产物N?苯基马来酰亚胺。 图2 N ?苯基马来酰亚胺的氢核磁共振 Fig. 2 1H NMR of N ? phenylmaleimide 4.结论 以马来酸酐和新蒸苯胺为原料,以醋酸酐为脱水剂,三乙胺和醋酸镍为催化剂,成功合成了目标产物N ?苯基马来酰亚胺。得到了最佳投料摩尔比:马来酸酐:苯胺=1.05~1.1:1,脱水剂与原料最佳配比为乙酸酐:苯胺=2.1:1,催化剂与原料最佳配比为三乙胺:醋酸镍:苯胺=1.08:0.25:1,最终产率为89%。 参考文献 [1]李志富,孟庆建,孟琳等.N-苯基马来酰亚胺合成工艺的改进[J].化学世界,2005,46(4):238-240. [2]王霞,刘克坚,李平.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方法的改进[J].铜仁学院学报,2009,11(5):122-123. [3]李伟,陈文,刘景民.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工艺优化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9,37(10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