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证明安全的无证书签密及其应用研究毕业论文.doc

可证明安全的无证书签密及其应用研究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 昌 大 学研 究 生 学 位 论 文 培养单位(院、系):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学科专业名称:论文答辩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年 月 日 ABSTRACT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信息安全概述 1 1.1.2 公钥密码体制发展综述 2 1.1.3 签密的重要意义 3 1.2 无证书密码体制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4 1.2.1 标准模型下的无证书签密体制的研究现状 4 1.2.2 即时通讯系统中无证书签密体制发展研究现状 4 1.2.3 其他签密应用的研究现状 5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5 1.3.1 主要工作 5 1.3.2 论文结构 5 第2章 预备知识 7 2.1 双线性对的基本知识 7 2.2 数学困难问题 7 2.3 公钥密码体制和相关签名算法 8 2.3.1 公钥密码体制概述 8 2.3.2 Cramer-Shoup公钥密码体制 9 2.3.3 BLS短签名方案 9 2.4 可证明安全理论概述 10 2.4.1 Dolev-Yao威胁模型 10 2.4.2 随机预言模型 12 2.4.3 标准模型 12 第3章 基于标准模型的短签密方案研究 13 3.1 通用模型 13 3.2 安全模型 14 3.3 方案描述 16 3.4 安全证明 18 3.4.1正确性 18 3.4.2 机密性 19 3.4.3 不可伪造性 23 3.5 性能分析 26 3.6 本章小结 27 第4章 基于无证书的即时消息签密方案 28 4.1 通用模型 28 4.2 方案描述 28 4.3 安全证明 29 4.3.1 正确性 30 4.3.2 机密性 30 4.3.3 不可伪造性 32 4.3.4 抵抗临时密钥攻击 32 4.4 性能分析 33 4.5 基于无证书的即时通信系统签密方案 33 4.5.1 方案描述 33 4.5.2 模拟结果 34 4.6 本章小结 35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36 5.1 总结 36 5.2 后续研究展望 36 致谢 38 参考文献 39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1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信息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涉及到了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家的国防安全,至人民生活。1世纪就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的发展生活了的便利,但同时我们也为网络的不安全担忧。是一个大的环境,其中有很多着众多不安全的因素。,斯诺登事件曝光了美国政府的棱镜计划,更能看出网络其实是很不安全但是我们每个人又都已经参与到了其中,所以安全问题我们必须关心的重大问题。信息安全中,密码学是一个基础,,密码学知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信息安全技术也越来越丰富,国家对网络安全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对民众的安全宣传也越来越多。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已经上升到了一种策略成为政府和机构的重点研究内容。 信息安全信息,逐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了三个阶段:在以前电子信息技术那么普及,人们对信息安全的定义只是保证信息在泄漏,即保密的也是密码学最初的安全和技术()后,软硬件都快速,网络技术也开始,传统的信息安全定义已完全不能满足的发展此时信息安全包含了要素机密()完整性()可用性()即CIA-Triad即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和传输过程中不会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或实体;完整性即确保信息在存储、使用和传输过程中不会被非授权用户篡改,同时还要防止授权用户对系统及信息进行不切当的篡改,保持信息内、外部表示的一致性;可用性即确保授权用户或实体对信息及资源的正常使用不会被异常拒绝,允许其可靠而及时地访问信息及资源。以后,快速发展,信息已有的基数,还是增加的速度都达到了空前的状态。尤其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的已经完全超过完整性可用性所的范畴,的安全被提了出来其中包括不可伪造性()性()前向安全性( Secrecy)过去恢复性( Recovery)密钥安全性 session-specific temporary information security)等[1]。 密码体制发展综述 [2]发表了《New directions in cryptography》一文,提出了公钥密码学发展的新方向,奠定了公钥密码体制,具有的意义 公钥密码学的发展了三个主要阶段:的基于的公钥密码体制、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和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无证书公钥,的私钥不由生成中心( Generate Center,简称KGC)直接分发,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