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分组化城域网技术浅谈汇.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组化城域网技术浅谈汇

趋势1:移动与固定互联网在业务应用上的趋同 趋势2:移动和固定接入技术发展方向趋同 PTN关键技术分析 IP/MPLS关键技术分析 两种承载技术比较和分析 方案一:PTN组网策略 方案三:PTN+CE组网策略 LTE网络带来的新变化 LTE业务对于承载技术需求分析 LTE业务对于承载技术需求分析 LTE业务对于承载技术需求分析 LTE业务对于承载技术需求分析 总结 谢谢!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增长会加速底层承载网络分组化和宽带化的进程; LTE网络结构的扁平化、S1\X2接口的引入对底层分组承载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 三层功能的支持; 分组承载环带宽的增加; IPTV业务的出现仅仅是对承载网带宽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无太多的三层承载需求; 需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PTN和IP/MPLS,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业务,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边界条件、会有不同的答案 中国联通集团研究院 2011.6.1 分组化城域网技术浅谈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分组承载技术及组网策略 第三部分 LTE及IPTV对底层承载技术需求分析 目录 全球范围内无线分组回传需求 基站的分组化回传将会由2009年的65,000 个(占总数的3%), 到2013年上升为110万个(占总数的33%)。 Source: “Ethernet Backhaul Quarterly Market Tracker”. Heavy Reading, February 2010 分组传送网的市场在增长… 传送网分组化可以更好地提高网络传送效率,更好地保护现网投资,更好地降低网络维护费用; 全球分组传送市场到2015年预计达到 $ 410亿美元 分组传送网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是: “花费更低的电信级传送” Infonetics Research Infonetics Research and Ovum Ethernet Business Services market Source: OVUM 9/2010 移动、固定接入技术在组网模式和流量模型发展方向趋同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分组承载技术及组网策略 第三部分 LTE及IPTV对底层承载技术需求分析 目录 技术特点: 与承载层独立,仍可以利用现有的传送层面(时分/波长); 面向连接,有着可与传统传送网媲美的OAM和生存能力; 能够采用通用的控制平面,保证与现有的传送网络互联互通; 完全的业务扩展能力,支持不同技术信号的传送(分组/信元/时分),符合网络转型的趋势; 基于T-MPLS和MPLS-TP协议的PTN技术发展历程 二层-静态三层-动态三层? 技术特点: 成熟的网络标准,主流厂家的IP/MPLS-IPRAN设备都是基于传统路由器或交换机改造而成,因此有着良好的互通性; 网络的动态寻址可以实现承载网络的自动的路由优化和资源优化,简化了后期网络维护和网络优化的工作量; 端到端的IP化可以简化了扩容,便于后期网络演进时的简单配置和平稳过渡; 端到端的IP化组网 动态路由寻址 类别 基于MPLS-TP的PTN IP/MPLS 业务承载 沿用SDH、以太网和PWE3等相关 成熟的传输指标。 天然承载二层业务。 沿用SDH、以太网和PWE3等相关 成熟的传输指标。 天然承载二层、三层业务。 保护恢复 线性保护已经成熟并标准化,但环网 保护标准仍在讨论中。 采用MPLS网络中FRR和IGP等路 由保护协议。 OAM和网管 ITU-T和IETF正在进行性能、告 警抑制等制定,标准化不成熟。 采用BFD、VCCV等MPLS OAM机制 网络管理难度较大,网管能力较弱 同步 采用同步以太网标准提供频率同步, 采用IEEE 1588v2标准提供时间同步。 采用同步以太网标准提供频率同步, 采用IEEE 1588v2标准提供时间同步。 标准、三层、管理维护、价格、现在与将来、可平滑升级 组网特点: 接入、汇聚和核心三层均采用PTN设备组网; 在接入汇聚层,设备开启二层功能,配置从基站到汇聚层边缘节点的端到端L2 VPN业务,采用PW和LSP封装方式; 在核心层,设备开启静态三层功能,从汇聚层边缘节点到核心层设备之间配置端到端静态L3 VPN业务; 方案二:IP/MPLS组网策略 RANCE GE GE 10GE 10GE 10GE RNC/BSC GE BSC/NodeB/eNodeB 接入层 汇聚层 核心层 控制层 物理拓扑 环形或树形 环形 环形 Mesh 容量 GE 10GE 10/40GE 10/40GE 协议 MPLS,PWE3,NativeIP,IGP MPLS,PWE3 MPLS,PWE3 NativeIP,IGP 建网方式 新建 新建 利旧 利旧 组网特点: 沿用了以往PTN组网模型,PTN网络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