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三:《说数》教案设计5
八 说 数
上海市市西中学 姚杰
教学目标
1、了解数的基本情况发展历史,认识科学发展无止境的规律科学创新精神2、体会充满诗情画意的数学美并探究这种美产生的原因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抽象道理的写作手法学仿写。作家、诗人路也说:“以前不知道数学如此之美,如果我在中学时就读过《科学是美丽的》,定会选择数学作为自己的专业。” 重在解说所要说明的对象,数在人眼中是乏味,准确性、生动性特征,体会科学小品的美。让学生生活中的科学意识,即认识到科学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人类越来越离不开科学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尤其是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了解数的发展,领会科学的精神。
?探究科学家笔下的数有如此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抽象的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写法对数字,如数家珍使枯燥的数字洋溢着灵性和生气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基本内容,理清结构。同时,通过语言,重培养学生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话题导入
设疑激思
引发兴趣 师: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字情结的民族。据不完全统计,一部《唐诗三百首》,嵌入数字的诗就达一百三十首之多。同学们能否说出其中的一两首???
此外,大圣人孔子还说过:“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些的数字,成了人生中一道道里程碑,记录了我们的成长。?普普通通的数字原来拥有这么丰富的寓意,又是这么的有趣,数字与文学乃至我们的人生竟是如此的息息相关,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沈致远先生的一篇科学小品文——《说数》。 (师板书课题) 学生自由发言,含数字的诗句举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芦花皆不见” 略读文本
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 步骤一:分两大组,一个思考题快速阅读原文,搜寻有效信息。小组讨论。问题:文中介绍了哪些数?按其出现的先后一一指出,然后按照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大括号的形式标示出来。 步骤二:,我们可以认识到科学发展怎样的一个规律?科学发展需要怎样的一种精神? 数由自然数开始,然后为了解决小数减大数的困难和计数的需要,引进了负数和零,继而又有了分数,有了无理数,这以后又创造了虚数,出现了复数…………其实不然!”;有设问式的衔接,如第十二自然段“谁说数学枯燥无味?”;有总结式的衔接,如第四自然段“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整数。以零为中心…………,这就是数轴” 等等。
讨论后明确“科学发展的规律”:科学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如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讨论后明确“科学发展需要的精神”:科学需要发现,需要想象,需要创造。科学就是要有一种“想入非非”“无中生有”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一代的科学家不断研究,不断发现,不断创造,引领人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了解数的发展教学目标中部分让学生学习小组讨论的,也了学生。接着由上述两个问题引出对“我们可以认识到科学发展怎样的一个规律?科学发展需要怎样的一种精神?”的讨论。这就完成了一个认知的过程。引用的两句话的探究既有趣味,又有其深刻。 研读文本鉴赏体味
深入探究
1、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沈致远先生是一位科学家,他笔下的数并深奥难懂、枯燥乏味,充满乐趣,富于美感。那么,作者是用了哪些方法表现数学美的呢?抽象甚至是枯燥的数字在作者笔下为什么会成为形象而美丽的抒情对象?板书:生活存在美/热爱能发现美/修养能感悟美 师小结:人们常把数学与理化或计算机相提并论,但专家指出,与数学最接近的学科很可能是音乐与诗歌,爱因斯坦就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诗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他自己就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电磁学泰斗麦克斯韦就喜欢写诗,他的方程组就是一首伟大的诗。我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的创作者就是地质学家李四光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都能作诗。学生齐读文中两首诗讨论后明确:(1)借用佛家的话说明零的原型(2)?用“雁翅排开”“众星捧月”比喻数轴、复平面(3)用诗来表现圆周率、零的特点(《圆周率》化用前人诗句,理中有情,情中有理,可谓妙合无垠;《零赞》以中秋明月喻零,皆为圆形,得其形似;又因零“成十倍地赐予别人”,而月亮把光芒洒向大地,得其神似,可谓形神兼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去思考?讨论后明确:数学符号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能发现许多数字的原型。而生活本身就是美的,生活的美决定了数学的美。、热爱能发现美,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正因为作者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才会去发现并感受常人难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30年中国防眩光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英语真题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沪科版).pdf VIP
- 2025年《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专题ppt.pptx VIP
- 2022电力工程变形在线监测技术规范.docx VIP
- 温通拨筋罐疗法操作流程.docx VIP
- 重症医学科降低血标本采集的不合格率.ppt VIP
- 幼儿园语言教学课件.ppt VIP
- EN 15227-2020铁路设施 — 铁路车辆的防撞性要求(中文版).doc
- 成人麻疹并发肝功能损害临床分析 论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