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顶山学院校园广场规划设计方案说明书
平顶山学院
校园广场规划设计说明书
院系:环境与地理科学系
年级:零八级
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组别:第四组
成员:段冬冬 姜九玲 蒋芳芳 李田园
李传鹏 刘兆辰 申立勇 朱 凡
目录
1、 现状条件分析 2
2、 方案特色 3
3、 设计理念 3
4、 设计原则 3
5、 用地布局 4
6、 景观介绍 5
7、 绿地系统规划 6
8、 道路交通规划 7
9、 铺装设计 7
10、 总体平面图 8
11、 功能布局及空间特色分析图 9
12、 绿地系统分析图 10
13、 小品设施分布图 11
14、 规划地段现状图 12
15、 道路交通规划图 13
16、 景观系统分析图 14
17、 沿中轴线纵向剖面图 15
现状条件分析
该设计方案位于平顶山学院西校区,北靠学校图书馆大楼,东邻教师家属楼群,西接未开发原生态景观区域,南面为规划中平顶山学院南大门,而大门外即是景色宜人、碧波浩渺的平西湖。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优美,是全校师生集会、学习、休闲的理想区域。
该区占地面积37400平方米,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坡度达8%,最高处图书馆与最低处广场入口有十五米的高差,是在整个广场规划设计中所需要特别处理的部分。
本方案在校园总体规划设计的指导下,遵循着学校总体设计中秉承的大气、端庄、自然、和谐的理念,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运用系统的自然生态理念、力求营造出具有平顶山学院特色的生活、学习环境。
方案特色
该方案的构思新颖、方案极具特色,从整体效果图来看,犹如一朵绽放的最为繁盛的菊花,那年轻而有朝气的精神,正是同学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无可比拟的生命力。而在广场主要景观的设计上,也巧妙地形成双手托着明珠的效果,那明珠是莘莘学子,而双手则是呵护着希望的依靠。
广场在设计中也极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无论是摘自古诗词的广场命名方式,还是景观小品的设置,都在诠释着作为校园广场所应有的文化底蕴。
设计理念
设计结合平顶山学院——“脚踏实地”的总体规划方案,充分利用现有建筑及空间,着力打造出具有代表性、识别力的综合性校园文化广场。整个广场设计以“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为依托,运用现代造景及美学方法,将学校这一特殊背景下所蕴含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设计方案展露无疑。
设计原则
从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依功能分区,营造出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广场景观
4.1以人为本
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着“人性化”,使其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广场的基本功能是以人为本的,广场的布局应以人的要求为出发点。校园环境是育人的场所,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体魄、丰富个性的空,它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的心灵成长的力量。校园环境的绿化应寓教与绿、寓教于乐,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4.2可持续发展
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在继承先人思想的基础上,在各绿地所处的位置、环境的自然地理条件下,采用综合的,完整的生态设计方案,考虑设计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对生态最大程度的改善。
4.3鲜明的地方特色
平顶山学院设计的特色即大气与秀美兼有,端庄的建筑与绿色生态、大片水域相和谐。因此,在校园广场的设计中,一要简单大方,二要绿色满园。根据不同分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特点,力求创造内容丰富、各有特色的校园局部景观空间。总体呈现“清新自然、开放舒朗”的风格特色,并达到“以透见大,以景见深,以绿见美,以文见情,以古见悠,以境见长”的特点。
4.4突出其“文化”主题
广场文化是在广场这一特定的空间里呈现的文化现象及其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特质。校园文化广场包括的内容有:绿色文化、艺术文化、休闲文化:文化气息浓厚的广场建筑、雕塑和配套设施等为广场文化挖掘出更为深远的意义。
4.5经济适用 景观长久
校园环境是育人的场所,不求奢华,要朴素大方,以最少的投资创造最大限度的绿色空间。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尽量以植物造景来丰富校园景观。在设计中花木的种类就近取材,多采用乡土种植,多数选用抗性强、便于管理的树木,适当点缀一些珍贵花木。
用地布局
规划方案用地分为三个大的主要功能区,集会广场区、休闲漫步区、休憩观赏区,三大主脉,主景观脉、生态脉、次景观脉。
5.1三大功能区
集会广场区位于设计方案南北向主景观轴线上,以行知大道为轴连接起主广场——晨曦广场,副广场——清源广场。用以满足同学们日常集会、休闲之需。
休闲漫步区为于规划区内次级园路两侧,由大片绿地构成,多种植物的合理搭配使得该区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叶成荫,浓景覆地;秋季色彩斑斓,果实累累;冬季树木青绿,白雪挂枝。最终达到四季常绿,常年有花的美化效果。
休憩观赏区集中于广场北部东西两侧,以合欢树林和孔雀台为主要核心区,合欢树林为以合欢为主的一片小树林,林中散布小道、座椅,幽静秀美;孔雀台因位于两片孔雀型花卉中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