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级上《战略大决战》课件.pptVIP

人教版历史八级上《战略大决战》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历史八级上《战略大决战》课件

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和朱德在1949年4月向解放军下达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 泽 东 ????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1949年5月27日, 解放军进入上海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 军解放上海。进城部队为了 不惊扰市民,露宿街头。 1、三大战役的首战,突破点为什么选在东北战场。 2、国民党军队的失败与人民解放军胜利的原因。 首选东北的原因: 解放军兵力占优,是全国五大战场兵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惟一战场;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狭小,补给困难,或战或守战略意图未定;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建立了广阔的根据地,支援战争的物质力量雄厚。且经过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解放军歼灭东北守敌后可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国的战争。 第一、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违背了抗战胜利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也违背了中国人民的要求和意愿,不得人心,注定走向失败和灭亡。第二、广大的国民党官兵不愿打内战,因此消极避战、士气低落再加上上层指挥官错误指挥。第三国民政府,经济上它是对中国人民进行搜刮掠夺的工具,政治上对人民进行压迫和镇压的工具。另外,它还是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代理人。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广大人民群众革命的对象。 而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是全国人民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进步的,正义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决定的。 小结: 战略大决战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1948.9——1948.11 淮海战役 1948.11——1949.1 平津战役 1948.11——1949.1 渡江战役 1949.4 解放东北全境 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捍卫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解放南京 1949.4.23,国民党政权垮台。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失民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得民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逆民意 顺民意 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民众支持 得 民 心 者 得 天 下 ! *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这次谈判的背景和国共双方的各自目的。针对蒋介石的“求和”声明,毛主席发表了对时局的声明,揭穿了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但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减少人民痛苦,又提出和平谈判的八项主张。(有关八项主张的内容,请一位同学朗读。)(老师总结)   毛主席对时局的声明发表后,得到了全国各阶层人民和民主党派的一致拥护,蒋介石走投无路,被迫宣布下野,退居幕后指挥。由桂系军阀李宗仁出任代总统,李宗仁表示愿意和谈,企图划江而治,东山再起。有关谈判的内容,请听录音。(点击)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大决战 温故知新      第18课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三大战役的基本史实 2、了解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 知识点、一 三大战役 背 景 2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大典》P1269 三大战役 背景: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解放区农民 国统区学生的示威游行 国统区的饥民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决战的条件 解放战争初期 1948年7月 共产党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