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择校问题研究性学习
* 一纸“禁令” 能否根治择校痼疾? 2003年8月底,福州市教育局出台了“禁择令”的消息,福州城区14所优质公立小学(福州实验小学、福建师大附小、一附小、二附小、乌山小学、群众路小学、鼓一小、鼓二小、钱塘小学、鼓实小、台三小、台五小、麦顶小学、仓山小学),每所小学招收的择校生一般占新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即平均每所小学招收择校生近百名。当时在福州市引起了不小震动。 出台了八年的“禁择令”收效如何呢? 在“禁择令”出台后,催生出得 ‘择校招数’更加层出不穷,有的家长把户口迁到名牌学校的片区内,挂靠在朋友、亲戚家中,然后有模有样地住到别人家里,并教好孩子如何斩钉截铁地告诉老师从一出生就住在这里;有一家两居室里竟然上了十几个学生的户口,这些家长还口口声声表示,的确都在这里住;有些学生与户主素不相识,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花钱买来的临时亲戚关系;再有一些家长,实在找不到关系,索性就找“地下工厂”制作假证明、假户口证、假房产证。 原因分析: 1.政府的功利行为产生择校 2.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值产生择校 3.殷实的经济基础产生择校 4.打工潮的涌现产生择校 择校的恶果: 1.家长攀比 2.择校费上涨 3.优质校周边的二手房畅销,成为房地产商吸引购房者的噱头 择校透出的社会问题 1.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激化社会矛盾, 增加普通老百姓经济负担 2.从小就让孩子树立的不良的观念, 以为金钱就是王道 优质校更“优” 薄弱校更“薄” “钱”途无量 就是王道 3.“择校热”催生“乱收费”,滋生教师名利思想和教育腐败 4. “择校热”将导致优质学校教育资源更“优”,薄弱学校更“薄” 5.“择校热”不能推动“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 平均教育资源的意见 1.继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九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建设更多的优质校或,先保质再保量,分流名校的学生,可以有效的缓解“择校费”乱收费,高收费。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