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爱情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词鉴赏——爱情诗

中国古代文人情诗的特征 清华大学中文系 孙明君 第一节课里您说到,中国古代至近代真正意义上自杀的诗人只有两个,屈原与王国维。直至现代才有海子之死,顾城之死。而中国古代诗人面对自我与现实的矛盾时是会自我调节的,所以不会轻易自杀。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进行调节的呢?难道仅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能说服他们吗?还是儒家,道家思想中的某些部分使他们得到开解呢?那为什么现代出现了更频繁的文人之死?他们与古人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 我一直认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充满了太多忧郁的东西,诗人把他的沉重凝聚到诗中,使后来读诗的人拥有了更为复杂的情感。读诗有时令人兴奋,也令人忧郁。 我总觉得读诗对于我来说是一件特别矛盾的事情,我在读诗里感受到了与古人的契合,又同时感受到了与现实的远离。有时找不到方向时,愿意停下来读读诗,在有所感悟时感受到了心灵的升华,但是另一方面更感觉到了与现实的格格不入。我一直向往能拥有古人那样“清洁的精神”,但我不知道这究竟可不可行。在这个社会,有“绝对的清洁”吗?有人也把我的想法看的很可笑,我也一直在思索究竟该怎么样。这个幼稚的问题,您能和我聊聊吗? ??? 我很喜欢上您的课。我一直很喜欢中国古代文学,但我现在是与它无缘了,每天的生活被繁重的数学物理充斥着,只有在每周二的晚上,在您的课里,我才感觉到我做的是一件不违背我本心的事情,我才觉得我离我的遥远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朱自清说:“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颂爱情的更是没有。” 宗白华说:“中国千百年来没有几多健全的恋爱诗了。我所说的恋爱诗自然是指健全的、纯洁的、真诚的。所有一点恋爱诗不是悼亡,偷情,便是赠妓女。” 较之于西方诗歌和中国古代民歌,中国古代文人的爱情诗的数量明显偏少。 中国古代文人的爱情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男性诗人代女性抒情。 中国文人的情诗有其自己的特征,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一、尘世之恋 二、凄婉之调 三、含蓄之美 一, 尘世之恋 从诗人恋爱对象的剖析中显示出:与西方 诗人理想化、精神化、浪漫化的爱情追求不同,中国诗人心目中的爱情具有现实性和世俗性。 但丁的《十四行诗》云: 看来你是一个神祗从天上来到大地 来显示神奇。 ——引自黎华选编的《外国情诗选》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5) 彼特拉克《歌集·第72首》 高雅可爱的夫人啊, 在你闪动的眸子里, 我窥见了指引我 通向天国的温柔的光。 你眼睛里映照的只有爱情和我, 谁都知道, 你这隐约闪现的光芒 出自你那搏动的心房。 这光芒引导我从善向上, 使我走向光明荣耀的人生终极; 只有它才免得我在世俗生涯中流浪。 《歌集·第90首》 她的步履轻盈, 她的姿态优美, 很象飘飘欲仙的天使, 她的声音 象仙乐一般优雅、委婉、清脆。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过去美、善和真常常分道扬镳, 到今天才在一个人身上协调。 (第一零五首) 可是,我敢指天发誓, 我的爱侣 胜似任何被捧作天仙的美女。 (第一三零首) 对一个文人而言,春风得意的峰巅是“一日观遍长安花”的风流;在仕途偃蹇情绪低落时,“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 以歌妓为中心,在中国文学史上形成了青楼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分支,许多著名的诗人出入于风月场中,携妓冶游被看作文人的风流韵事。 唐人郑处晦的《明皇杂录补遗》曰: 天宝中,刘希夷、王昌龄、祖咏、张若虚、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虽有文名,俱留落不偶,恃才浮诞而然也。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江上吟》)是李白醉心的生活方式。 自重自律如杜甫杜甫者亦有“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之四)的畅想。 元稹、白居易与歌妓秋娘、杨琼、薛涛等过从甚密。 杜牧“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在扬州当幕僚期间饮酒游宴,寻花问柳,生活上放浪不羁。 其《遣怀》一诗可以为证: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