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步辅导-掌门1对121.docVIP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步辅导-掌门1对12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步辅导-掌门1对121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掌门1对1 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 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我国的四大发明 指南针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磁场中的指极性制成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4世纪的《管子·地数篇》中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淮南子·说山训》中记载:“慈石能吸铁,及其于铜则不行也”。慈石即磁石,我国古代无“磁”字,在汉以前都把磁石写作“慈石”,即慈爱的石头,用以比喻慈母对子女的召引。最早的指南针是用一块天然磁石,琢成勺子的形状,使勺柄指向南极,勺头指向北极。“勺”放在标有24个方向的铜制的光滑的底盘上。勺底呈球面状,与光滑的底盘摩擦阻力很小,能在底盘上自由转动,指示方向。这种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指南仪器,称为“司南”,距今大约有2000多年历史。“司南”造成“勺”状,是模拟“北斗星座”而来的,“勺”柄相当于北斗星柄部的三颗星。由于“司南”在使用时要放在“底盘”上,所以有人称“司南”叫“罗盘”。又因司南是天然磁石琢制而成的,在琢制过程中因受震动而容易失去磁性,而且使用时也不太方便,所以难以推广。到了北宋初年,人们掌握了人工磁化的方法,指南针的制造也因此得到了很大发展。 造纸术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甲骨文。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用竹和木片替代龟甲与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竹简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仅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宫廷贵族中用蚕丝做原料织成丝绵纸写字,称帛书,但价格昂贵。东汉时期,蔡伦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发明了用树皮、麻头、破布等造纸法造出的纸写成奏折奏报朝廷,皇帝看后很赞赏,后来封他为尤亭侯,于是人们将这种纸称为“蔡侯纸”。后来,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12世纪起,欧洲也仿效中国的方法造纸了。 印刷术 印刷术最早起始于隋朝雕版印刷,经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粘性的胶泥,做成方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单字,放在窖里烧硬,形成活字,从此活印刷使印刷术进入一个新时代。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13世纪后,活字印刷传到朝鲜、日本,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字,这样,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术便在欧洲推广开来。 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究竟是谁发明的,尚无定论;但火药与炼丹有关则是肯定的。炼丹的主要原料是硫黄、硝石,再加上烧炼用的木炭。炼丹方士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熟悉了这些材料的性能,他们从偶然发生的爆炸事故中发现,将这三种材料的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即会燃烧,甚至爆炸。在《武经总要》中就记载了三个火药配方,可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火药成分的记载。它们跟现代火药的配方很接近:硝石75%,硫黄10%,石灰岩15%。火药燃烧后会产生很多气体,这些气体在高温下体积急剧膨胀1000倍以上,由于这是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因而产生了爆炸。三国时有位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辟了火药应用的先河。现在的爆竹、礼花等都是由它演变而来的。到了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在军事上,起先是造火炮,即用抛石机把火药点着抛射出去,烧伤敌人,后来改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扎上细小的定向棒,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大约在公元1225~1248年间,我国的火药制造术传到了波斯、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几十年后又传到欧洲。 超导现象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1853~1926)发现,水银的电阻率并不像预料的那样随温度降低逐渐减小,而是当温度降到4.15K附近时,水银的电阻突然降到零.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在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某一特定温度时,它们的电阻率突然减小到无法测量的现象叫做超导现象,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超导体由正常态转变为超导态的温度称为这种物质的转变温度(或临界温度)Tc.现已发现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及数以千计的合金、化合物都能在不同条件下显示出超导性.如钨的转变温度为0.012K,锌为0.75K,铝为1.196K,铅为7.193K.   经典理论对超导现象产生的原因无法解释,为了从微观上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花费了固体物理学家近半个世纪的心血,直到1957年才由巴丁、库珀和施里弗建立了完整的超导微观理论(BCS理论).为此,他们荣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们知道,在大的电磁铁或电机中,通过线圈的电流很强,为了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线圈就必须用较粗的导线绕或采取冷却措施.如果用超导体做线圈,就可以避免这种缺点.现在用超导体制造电机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取得较大的进展.   超导电缆的研究和应用,也有很大进展.超导电缆埋在地下,损耗小,有利于节约能量,保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