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语言与文化44.pptVIP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三 语言与文化44

下面所说的文化心态指的主要是在一定地域里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当然有许多是全民族相一致的,其中也有一些特别的是在本地社会生活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 由语言禁忌还发展为民俗中行为的回避。例如沿海居民吃鱼时,吃完半边不能将鱼翻过来吃另一边,而要小心地把整条鱼脊骨挑起放在一边,再吃另一边鱼肉,这是忌讳翻船的“翻”字。 * 3.方言与文化心理 由于各地居民在造词之初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据和心理联想,所以在不同的方言中就有了一些同义异名现象。 例如向日葵在汉语各地方言中就有不同的叫法,河北唐山叫“日头转”,承德叫“朝阳转”,山东济南叫“朝阳花”,昌乐叫“向阳花”,徐州叫“向日葵”,栖霞叫“转日莲”;湖南邵阳叫“盘头瓜子”等等。 * 这些不同的名称会使人们对“向日葵”这种植物的特征产生不同的心理联想。例如山东栖霞人最初说“转日莲”时会联想到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和形似莲花的特征;湖南邵阳人最初说“盘头瓜子”时会联想到向日葵的圆盘形特征和它的果实是可以拿来食用的瓜子的特点。 * 小偷儿(北京)、贼娃子(西安)、偷儿(成都)、毛贼(昆明)、贼(合肥)、贼骨头(苏州)、鼠摸(广州)、贼仔(厦门)、鼠贼仔(潮州) 白薯(北京)、红薯(洛阳)、红苕(成都)、地瓜(东北)、山芋(上海)、番薯(贵阳) ?客家人入住赣、闽、粤之后,为了在客地立足,造围屋,聚姓而居,特别讲究家族的内聚力,同宗都是“自家人”,哪怕是人口多达数百、上千的村庄,老乡都是族亲,乡亲之间的称谓,祖辈称公婆,父辈称伯、叔、[弥女](上下结构),平辈则称哥、嫂,长幼之间一概不容僭越。故有“白头哥、坐地叔”的说法(不论年龄、只论辈份,白了头的可能是侄,地上爬的可能是叔)。家族之内尊奉的信条有许多谚语:“手指向内弯,拳头向外打”、“瓜爱连藤,人爱寻根”。 要了解不同地方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有一些词语是很好的考察对象。“好孩子、好后生、好姑娘、好汉、好人”固然有共同的基本义——其品质使人满意,但细细品味起来各地还是有些差异的。有的强调遵循古训,勤劳节俭(厦门话:古意、古道、骨力)。有的强调厚道、听话,宁可无所作为,也不轻易违背道德规范(福州话:好囝、妥当人)。有的推崇聪明能干、善于赚钱(广州话:呖仔、呖女)。有的欣赏江湖义气、乐于助人(如许多地方都说的好汉、血汉子)。反过来,坏人、坏孩子、坏女人、孬种之类的说法也是大同之中有小异的。比如,广州话的大佬,相当于上海话的阔佬,但是和北京话的大爷、大哥、大人就相去甚远了。要了解民心礼俗、风土人情,最好从这些方面多作调查比较,一定可以得到许多启发。 * 小组讨论 关注你自己方言中的语言和文化现象,谈谈你对自己方言的认识。 1.分小组讨论; 2.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方言。 * 五、关于方言文化东山再起的思考 1.方言文化勃兴的现状 拥有十多亿人口、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的汉民族在地理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包括北方方言在内的吴、湘、闽、粤、赣和客家七大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则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的权威化标准化和合法化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 现代汉语源于近代汉语,在13世纪尤其是宋元以后,汉语的流变呈现出两大趋势:在书面语方面是白话文学的产生,在口语方面是北方官话成为各级官府的交际语言,并逐渐渗入各个方言区。 “五四”以后的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更是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推向了权威和合法的中心,而各种方言则以一种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低级语言形式逐渐边缘化了。 * 建国以后,为了便于国家的经济流通和文化融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从1956年起正式在全国开展了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此后,方言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小、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以方言为语言载体的文化文本也渐呈式微之势。 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从电影、广播到电视、互联网,方言作品出现了全面复兴。 *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方言作品就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大众媒体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方言电视剧《孽债》(上海方言)、《山城棒棒军》(四川方言)、《傻儿司长》(四川方言》在全国的热播;电影《寻枪》中的贵州方言、《花样年华》中的上海方言;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站台》、《小武》、《踏雪寻梅》等“汾阳三步曲”中的山西方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还出现了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