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8.docVIP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8.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8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多重意蕴 ——以古典文人山水画艺术为考察对象 滕志朋(广西财经学院, 南宁 530003) 关键词:文人山水画艺术 自然 天人合一 后现代精神 摘 要: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中, “自然”首先指山川树石等自然存在物构成的自然环境,这些客观事物类似于人,有其内在的常理和情状;其次,自然又包含人或人的精神世界,人的思想情感;其三,山水画艺术的“笔墨” 也被视为自然,即人的艺术行为活动、人的实践,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文人山水画艺术关于自然的多重理解,体现的正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的“天人合一”观念。后现代思潮中某些派别的思想是与“天人合一”观相通相应的;这提醒我们,在思考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时,不能贸然割断和抛弃传统。 自然是文化之母。按理说,每一种文化,都应与自 有意味的是,西方风景画和中国山水画,虽都从 然有一种和谐性、亲近感;但事实上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把“天人合一” 当作其核心精神。“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的亲和关系。”①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华民族对自然的认知理解与其他文化都不同。 人物画等其他画科中独立而来,属画科之一,但后者 的重要性是前者所不能比拟的,山水画是中国古典绘 画的代表形式。为什么中西 “风景画” 地位悬殊?因为 在文人画家看来, “山水常常是世界本质的表现。”“天 地运行的道理所在,就是山水的实质之所在。”自然 ⑤ 艺术是文化系统中最精致的部分,最能体现一种文化的核心精神。绘画于中国传统文化即如此。林语堂说过,“绘画殆为中国文化之花。”意即绘画乃中国文化的代表。林氏指出,中国画之特性最终不是超越自然,而是与自然融合。绘画的这种特性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其中暗含着中国人的人生观、宇宙自然观。②因此,考察中国文化之 自然观,不妨以传统文 人山水画艺术为界域。那么,山水画艺术视阈中的“自然”,则有以下三重意涵。 世界,在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中国文化中的自然,大不同于西方关于自然的 认识。在西方人看来,比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自然只 是一个还没有灌注生气—— —无灵魂的世界;所谓自 然,是各个分立的个别的物体的抽象的杂多,或统摄 诸独立个别物体的纯然自在的统一。⑥按这种观念,山 ” “ 水树石等自然存在,都只是一些散乱、僵死无灵魂的 感性自在物。中国文人画家则不这样看待。对他们来 说,正像人有物质的身体,同时又有内在的精神世界, 自然万物也有其内禀,万物都是 “活体”、 有灵性。宗炳 一、 第一重自然:天地万物与四季轮回 认为:山水,质有而趣灵” 山水以形媚道”《画山水 “ “ , ( 所谓自然,就是指日月星辰、高山湖泊,以及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所构成的整体,这一点是东西方所有民族文化都相同的。 序》 ),王微说“形者融灵”《叙画》 ( ),石涛则把山水呈 现出各种形态情状,解为山水的“蒙养生活” ,即山水 有其内在品性:灵气”、“神”、“理”。⑦即是说,山水树 “ 我们知道,绘画是眼睛的艺术,它是诉诸“看” 的, 石,都有内在禀性、 品质,亦如人有个性和情趣一样。 它描摹的正是眼睛所看到的东西。由于我们仰观俯 为什么中国文人山水画总是把自然图写得至善 察,视阈所及,归根结底还是自然的世界。所以真实再 至美?因为文人画家眼里的自然是情感性的存在,自 现我们看到的峰峦泉石花树丛草,就成其为风景画 然是情感化的自然。自然的外表是美的,而且自然对 (山水画)艺术。 人怜惜抚恤,适于人生存和发展。山水和人气相求,心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山光水色,不同时令有不同的 相应。“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南北朝·王 风物。要真实地状写自然,所以就有“李思训写海外 微:叙画》⑧是故,他们要借助丹青水墨,表达对自然 《 ) 山,董源写江南山,米元晖写南徐山,李唐写中州山, 的爱! 马远、 夏圭写钱塘山,赵吴兴写 苕山,黄子久写海虞 二、 第二重自然:人或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山……”各有各的擅长;石涛则告诫说,凡写四时之 ③ “ 景,风味不同,阴晴各异,审时度候为之。” ④ 人是自然之子。但是,在西方看来,所谓自由独 2010 . 10 067 名作 欣赏 古 代 文 学 古 代 文 学 立,就是人挣脱自然的束缚。人与自然是主客对立的, 毕竟是分立的,如何统一呢?用郑板桥画竹来说, “眼 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距离越来越远。西方经济 中之竹” 是外在自然,胸中之竹”是内在自然,而“其 “ 学的基石—— —人的本性,也并不是指人的“自然属性” 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眼中和胸中之竹 輥輳訛 —自然(本性, —— Nature)。毋庸置辩,西方人也承认人 的统一,要借助 “手中之竹”。所谓 手中之竹” “ ,既不是 的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