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乙烯装置裂解炉原料适应性改造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乙烯装置裂解炉原料适应性改造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烯装置裂解炉原料适应性改造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

摘要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解 决资源战略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中国加入 WTO 要求企业自觉开展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增强竞争力。WTO 会大大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国内企业不仅要立足国内市场,还 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参与国际竞争。目前,我国石化产品乙烯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 40%,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2.3 倍。国外石化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将使中国的石化产品面临空前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如何才能使 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大力开展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改变,能源格局随之发生变化。中东、北美页岩气技 术突飞猛进以及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都迫切的要求石油化工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来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国内某大型乙烯装置存在以下问题:随着自身及上下游化工装置的改造, 气体裂解原料逐渐呈现出过剩的趋势。而原装置设计仅有一台裂解炉可以单独裂解气体原料,导致剩余的气体原料被迫与液体石脑油进行共裂解。原料共裂解时存在一个弊端,即气体原料的裂解深度不足,原料转化率只有30%左右, 而单独裂解时转化率可以达到65%。由于裂解深度不足,一部分原料始终处于内循环状态,给乙烯装置平稳优化运行带来一系列困难,如装置负荷难以上提,压缩机无用功增加,后部分离系统调整困难,装置能耗上升,生产成本增加, 企业利润下降等。本文将对该乙烯装置目前的裂解原料分配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明确问题症结所在。针对问题,提出详尽的裂解炉原料适应性改造措施,并对改造后裂解 炉运行指标进行标定,以期达到预期改造目的。通过实际运行标定,裂解炉原料适应性改造后实现了以下节能目标:(1)改造后6#裂解炉E侧辐射室采用气体原料单独裂解,稀释比(稀释蒸 汽与裂解原料质量比)为0.3,而与石脑油共裂解时稀释比为0.5,因此每年可节I省稀释蒸汽消耗40960吨。(2)对于每吨原料消耗的燃料量,纯石脑油最多,石脑油和循环乙烷及丙 烷共裂解次之,循环乙烷及丙烷单独裂解最少。6#炉原料适应性改造后,裂解反应需要的热量减少,燃料气用量降低,每年可节约燃料气5200吨。(3)改造后,气体原料单程转化率提高,原料循环量下降,可以使装置五 大机组(裂解气压缩机,新老丙烯压缩机,新老乙烯压缩机)无用功耗减少,提高了压缩机运行效率。(4)改造后,6#炉E侧炉膛裂解炼厂丙烷及装置循环乙烷/丙烷,热负荷降 低,进入急冷锅炉的热量减少,高压蒸汽发生量减少47840吨/年,高压锅炉给水用量随之减少47760吨/年。关键词:原料适应性;优化;乙烯装置;裂解炉IIAbstractEnergy sav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s a long-term strategic policy for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source strategy, we must make great efforts to save energy and improve resource utilization.China entry into WTO requires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energy sav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WTO will greatly change the market environmen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domestic enterprises should not only based on the domestic market, but also must follow the international practice,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t presen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our petrochemical products is 2.3 higher than that of foreign advanced level,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utput value is 4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o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