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山东成武第二中学
(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表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 [命题立意] 本题以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表格的判读、估算推理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思路点拨] 根据题干可得出安徽省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因而在土地利用现状中耕地比重应最大。其次山地丘陵合占42.3%,林地面积也应较大。再次是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结合表格中数据可以判断②中土地利用类型结构正确。 【答案】 B 一、选择题 (2011年长沙模拟)读下面两区域图,回答1~3题。 1.有关图中M、N两河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M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M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C.N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D.N河水量丰富 2.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②地:热带荒漠带,地形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3.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C.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D.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图所示区域是湄公河下游平原,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乙图所示区域是东非高原,①地位于肯尼亚,虽然它位于赤道地区,但是由于海拔高,属于热带草原气候,②地位于索马里。M河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区,水流湍急落差大;甲图所示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为主,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因此形成水稻种植业。 答案:1.A 2.B 3.C 4.(2011年百校联盟模拟)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各个国家的展馆均反映了本国的特色。下列展馆最能反映其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解析:沙特阿拉伯地处热带沙漠地区,其展馆形似从沙漠中驶来的“月亮船”,在地面和屋顶栽种枣椰树,形成一个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 答案:D (2011年百校联盟模拟)下图示意的A、B两地区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主产区。据此完成5~6题。 5.比较A、B两地区气温的变化特点及成因( ) ①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②A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③B地区受西风和地形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小 ④B阿地区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A地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全年热量丰富 ②气候干燥,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水源充足 ④土质黏重,土壤肥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5题,根据经纬度和区域轮廓可知,A为中国内陆地区,B为德国局部地区;A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第6题,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发展酿酒葡萄生产的优势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根据河流可推断出该地区水源也非常充足。 答案:5.B 6.B 主干知 识梳理 菜 单 经典例 题导航 核心考 点突破 隐 藏 2012 · 优化探究 · 新课标高三总复习 · 配人教地理 山东金太阳书业有限公司 基础巩 固演练 课时知 能评估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是在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 和 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 。 2.特征 (1)具有一定的 ,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 。有的区域的边界是 的, 如行政区; 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 性质,如干湿地区。 (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 条件,并对 产生深刻的影响。 地理差异 指标 方法 空间单位 区位特征 边界 明确 过渡 地理环境 区域发展 [重点提示] 如何认识区域的基本内涵 (1)区域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体现了区域划分的客观性,“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体现了区域划分的主观性。 (2)区域是地球表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发展二代生物乙醇的切入点Cut-inPointof2GBioethanol.PDF
-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之端午唐.PPT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有机化学考试大纲.DOC
- 中国地域文化讲座吴越文化吴越文化特点.PPT
- 中国居民膳食指引原则.PPT
- 中国棉花产量5987万吨-魏桥纺织.PDF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2018年公开招聘-中国地质大学.DOC
- 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组交办环境问题处理情况统计表桂林七星区.DOC
- 中宁枸杞不会结块.PPT
- 中粮生物化学安徽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日常关联交易-中粮生化.PDF
- 电力变压器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docx
- 2024年烟丝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风力发电机组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竹材采伐产品项目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豆芽机项目项目投资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电力储能系统生产线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范文模板).docx
- 2024年茶项目项目投资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高强2号玻璃纤维纱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煤沥青项目项目投资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电力储能系统生产线项目招商引资报告(范文参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