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周期和宏观经济学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作者ClaudioBoriopdf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
CBRC WORKING PAPER
金融周期和宏观经济学: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Claudio Borio
丛阳、刘晓和徐雯婷译
2017 年6 月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 北京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所载文章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的
论文,文中所述系作者的研究成果,不代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所在部门的立场
和观点,有关文章的任何问题请与作者本人直接联系。如需引用请与作者联系并须注明引自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
签发:刘春航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论文
2017 年第14 期
金融周期和宏观经济学: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①
Claudio Borio
丛阳、刘晓和徐雯婷译②
摘要:现在该是我们重新发现金融周期在宏观经济学中作用的时候了。在过去三十多年
的大环境中,如果不了解金融周期,就很难理解商业波动及其所带来的分析性与政策性挑战。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建模策略,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本文着重强调了金融周期的
实证特征,就如何建立令人满意的模型进行了猜想,并思考其政策含义。在政策讨论部分,
本文特别关注了金融衰落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少有深入研究,且存在更多争议。
关键词:金融周期;商业周期;中期策略;金融危机;货币经济;资产负债表衰退;资
产负债表修复
①本文为国际清算银行(BIS )2012 年12 月工作论文(No.395 ),原文标题为“The Financial Cycle and
Macroeconomics: What Have We Learnt? ”。
②Claudio Borio 为国际清算银行(BIS )货币和经济部主任。丛阳,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外资银行分行非
现场监管处;刘晓,法国兴业银行 (中国)有限公司;徐雯婷,国泰世华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译者感谢《金融监管研究》编辑部关天颖在翻译过程中给予的建议和帮助。
1
前言①
对经济学的理解并不是一个累积式的进程。听起来可能难以置信,但相比昨
天,今天的我们并不一定知道的更多。所谓的“经验教训”,就是学习、遗忘、
再学习和再遗忘的过程。一些概念会突现出来,但不久就被人们遗忘,接下来也
可能再次复苏。这是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有时是缓慢而深刻的,有时却是突然
和剧烈的。它们有如此的表现,是因为无法避免学科本身涨跌起伏的现象。毕竟,
各行各业无一例外。
金融周期的概念及其在宏观经济学中的作用,也是如此。金融周期的定义,
或者说金融繁荣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衰落,实际上早于更常见的和更有影响力的
商业周期概念(例如,Zarnowitz ,1992;Laidle ,1999;Besom ,2006 )。但在
二战后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不受欢迎的。对这一观点或深或浅的分析,更多
地出现在非主流经济学家(如Minsky,1982;Kindleberger ,2000 )的论述中。
的确,金融因素逐渐从宏观经济学家的观测雷达上消失了。金融实际上被视作一
层“面纱”——在试图理解经济波动时仅作为初步的估测,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
因素(Woodford ,2003 )。当需要包含所有金融因素时,它最多只是增强了经济
冲击对经济影响的持续性,相比任其自然恢复,只是稍微延长其回复到稳定状态
所需要的时间(例如,Bernanke 等,1999)。
这短短几年的影响真是巨大!2000 年代后期席卷成熟经济体的金融危机引
起了大家深刻反思。经济学家们现在正努力将金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