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普法难题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当前农村普法工作几大难题及对策 “六五”普法启动在即,笔者有幸参与基层实地调研,与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深入接触,耳闻目睹了如今农村普法的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加之笔者三年从事普法工作的经历和见闻,对当前农村普法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从“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农村经过二十五年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民主自治、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逐步加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存在着执法不公、有法不依、知法犯法等不良社会现象,“人大于法”的观念仍大行其道……这都反映出如今在我国农村,农民的法律意识还很淡薄,给我们的普法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阻碍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现状:农村普法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 从农民角度来看,“重人治,轻法的封建意识还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影响了普法工作的开展,少数人在观念上错误认为 “人大于法”,普法教育是搞形式,走过场,学与不学一个样。当看到极个别执法人员执法不公,执法违法,不依法办事,存在着权大于法的现象时失去了学法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具体工作难到位 我们每年制定的普法目标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实行起来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这里提出以下几点: 1、普法对象难集中。康平县有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7万人村民居住分散,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近些年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员增多,留居在家里的多数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这就造成了普法对象难集中,普法内容难落实,普法效果不明显的事实。 2、普法时间难保障。为追求经济利益,农民们忙于搞新农村建设和奔小康,各自为阵,狠抓生产。农忙时早出晚归,在田间忙农活,农闲时,外出打工忙挣钱, 3、普法内容难理解。农村普法面向广大农民群众,而我县农民文化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就算他们肯坐下来花时间去学习,大部分农民也很难接受规范抽象的法制教育,发给他们的《农民200问》、《法律援助手册》,他们也不能完全看懂,传统的宣教内容和方法不能适应低文化群众的需要。 这些问题造成普法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增加,普法的触角需要进一步延伸。 (三)工作机制缺保障 1、普法人才不足。这些年,农村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虽然他们的文化素质并不输城里人。但是,县城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毕竟不如城市,所以,多年来高素质人才流失相当严重。真正高素质的专职法律服务人员数量很少,普法干部队伍力量薄弱,多数成员都属兼职,法律素质也不高。 2、普法经费不足。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仅有的经费也经常用于人民调解,毕竟,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经费首先要解决纠纷,剩下的才能用来聘请律师或者购置普法设备进行普法。不只是经费,普法所需要的宣传资料、教材、普法装备等也严重缺乏,客观上制约普法工作的正常进行。 3、专业手段不足。普法方式、手段需要不断创新,当前农村的法制宣传还停留在发宣传资料、讲法律课、贴标语等老一套的形式上,没有创意和新意,百姓早已不屑一顾。 4、装备设施不足。目前大多数农民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报刊等媒体,从其它方式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很少。而大多数村(街、社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薄弱,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的次数也不多。 反思:农村普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基层农村干部素质不高 多年来,我们忽视了对基层农村干部的培训教育,尤其是基层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后,对选出来的基层村、组干部,没有普遍的、系统的、完善的培训制度,不能适应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时代要求。 (二)农村普法制度建设滞后 依法治村,必先依法建制,靠制度作保障。目前,农村的依法治村工作还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近几年虽然建立了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如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村民议事制度等,但还不够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更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因此这些规章制度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三)农民群众整体素质不高 多年来,我们不仅忽视了对农民的市场经济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而且也忽视了对农民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以及法纪观念的教育,这是农民群众整体素质不高的重要因素。农村普法教育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村普法教育、基层法律工作机构的财政资金缺少,农民学与不学没有硬指标,没有制度约束,造成农民对普法抱着被动、冷漠的态度,存在着回避、应付的情况,农村普法教育就容易继续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 回应:解决农村普法工作中的问题的对策 (一) “深入,再深入” 农民是“五五”普法的重点对象,应深入农村偏远山区、田间地头,送法进村,入户宣传,扫除普法的死角、盲点,重点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