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管理学 3中国管理理论与实践[武汉理工].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学 3中国管理理论与实践[武汉理工]

第三章 中国管理理论与实践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 了解中国早期的主要管理理论 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 管理的活动或实践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它是人类集体协作、共同劳动的必然产物。传统上,人们往往接受西方才是管理思想的发源地。其实,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是与各个民族的文明史和各个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作为世界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的中国,在很早之前就在管理方面进行了诸多积极的探索,形成与发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 中国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 中国古代在国家治理、军事思想、工程建筑方面一直是名列世界前茅。这其中包含着千百万人的生产与研究实践,也蕴藏着丰富的管理思想 。 中国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 ——行政管理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五千年前,中国已经有了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组织——部落和王国,有了部落的领袖和帝王,因此也就有了管理。到了公元前约17世纪的商、周时代,中国已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国家组织,出现了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权,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权力结构。 “超级稳定”的封建社会制度 超级稳定: 欧洲从475/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世纪文艺复兴 。 中国从公元前475战国时代到1840年鸦片战争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共2315年 。 中国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 ——军队管理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无数场战争,规模之大,也是世界各国少有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经常发生投入几十万军队的大战役,战争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推动了如何治理军队,如何带兵作战的军事思想的发展。如《孙子兵法》就是当时著名的军事著作,阐述了各种战略、策略,如“为将之道”、“用人之道”、“用兵之道”等等,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各项管理工作还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中国早期的管理实践活动 ——工程管理 中国万里长城,服役者40多万人,全长6700公里,在当时的建筑条件下,其宏伟的建筑规模足以证明人类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如此浩大的建筑工程,不但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历史上伟大的管理实践。 第二节 中国早期管理理论概述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在汉唐鼎盛时代,经济的发展曾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商品经济和国内外贸易具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反映在经济管理思想方面也比较丰富,大大超过西方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但是,由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封建制度延续的时间比西方各国长,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如西方各国长,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如西方各国快,直到明清之际才有产业资本主义萌芽及一定的发展,到清代中叶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明清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这些特点,反映在经济管理思想上,近代的管理思想就比西方一些主要国家出现得晚一些,而且缺乏系统的论证,不少经济管理思想还带着浓厚的封建宗法观念的烙印……” 。 ——《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 一、目标论 突出“富国之学”的探讨 “富国之学”主要是研究如何在封建经济基础上,增加国家财富,增强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其主要内容,一是以农业生产为根本,即农本思想;二是以轻徭薄赋和足民为必要条件;三是以加强封建国家的经济实力为最高目标。 务农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 。——姜子牙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义,衣食足则知荣辱。——管仲 国之所以富者,农战也。 ——商鞅 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荀况 二、动力论 突出表现为义利之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 故通商者,相仁之道也,两利之道也,客固利,主尤利也。 ——谭嗣同 三、经济结构论 主要表现为本末之争,即如何正确认识处理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问题 本末对立: 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 ——《商君书》 明王治国之政,使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寡末作 。韩非 本末并不对立 : 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 ——桑弘羊 工商皆本 。——黄宗羲 四、分配论 主要是如何通过财政税收进行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 訾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 。——商鞅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 ……. “相地而衰征”、“取于民有度” 。——《管子》 五、消费论 集中表现为俭奢之争 凡是以奉给民用则止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